带无字的成语 (1371个)

1241

有文

成语拼音:
yǒu wén wú xíng
成语解释: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1242

一望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yín
成语解释: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成语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垠的原野。”
1243

一望

成语拼音:
yī wàng wú yá
成语解释:
涯:边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头,千峰错落,一望涯。”
1244

愚妄

成语拼音:
yú wàng wú zhī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所看见的只是目前的利禄,个人的势位,而又愚妄知,轻举盲动。”
1245

相通

成语拼音:
yǒu wú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
互通有,互相接济。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1246

消息

成语拼音:
yǎo wú xiāo xī
成语解释:
杳: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不遍历,杳消息。”
1247

信息

成语拼音:
yǎo wú xìn xī
成语解释:
同“杳音信”。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十八出:“一从卢郎征西,杳信息,不知彼中征战若何。”
1248

遗才

成语拼音:
yě wú yí cái
成语解释:
见“野遗贤”。
成语出处:
《魏书·阳尼传》:“举贤良,黜不肖,使野遗才,朝素餐。”
1249

音耗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hào
成语解释:
犹言杳音信。
成语出处:
宋·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音耗……何得在此?”
1250

遗贤

成语拼音:
yě wú yí xián
成语解释:
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漠》:“野遗贤,万邦咸宁。”
1251

音信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成语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音信。”
1252

音讯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ùn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音信”。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1253

影响

成语拼音:
yǎo wú yǐng xiǎng
成语解释:
没有踪影,没有音信。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晁夫人起先等那官府有甚赈济的良方,杳影响;又等那乡宦富室有什么捐输,又绝音信。”
1254

止境

成语拼音:
yǒng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
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成语出处:
茅盾《秦岭之夜》:“秦岭上还有积雪,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止境似的。”
1255

踪迹

成语拼音:
yǎo wú zōng jì
成语解释:
见“杳踪迹”。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1256

枝叶

成语拼音:
yán wú zhī yè
成语解释:
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
成语出处:
《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枝叶。”
1257

踪影

成语拼音:
yǎo wú zōng yǐng
成语解释:
同“杳踪迹”。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踪影。”
1258

疑行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成语解释:
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
《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成,疑事功。”
1259

疑行成,疑事

成语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语解释: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成,疑事功。”
1260

一心

成语拼音:
yī xīn wú èr
成语解释: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 无的成语,带无字的成语,包含无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