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日字的成语 (517个)

501

昼夜

成语拼音:
zhòu rì zhòu yè
成语解释:
犹言夜夜;没没夜。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昼昼夜打发不清。”
502

指矢天

成语拼音:
zhǐ shǐ tiān rì
成语解释:
见“指天誓”。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503

遮天蔽

成语拼音:
zhē tiān bì rì
成语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都是皂雕旗。”
504

遮天盖

成语拼音:
zhē tiān gài rì
成语解释:
同“遮天蔽”。
成语出处: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的大山挡住了。”
505

指天誓

成语拼音:
zhǐ tiān shì rì
成语解释: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506

遮天映

成语拼音:
zhē tiān yìng rì
成语解释:
同“遮天蔽”。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若骤雨飞蝗。”
507

忠心贯

成语拼音:
zhōng xīn guàn rì
成语解释: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孤不罪也。”
508

骤雨不终

成语拼音:
zhòu yǔ bù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骤:急速;终:竟,从开始到末了;终:整天。攀雨下不了整天。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
509

瞻云就

成语拼音:
zhān yún jiù rì
成语解释: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成语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望之如云。”
510

做一和尚撞一

成语拼音: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成语解释: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和尚撞一钟’的。”
511

葬用柔

成语拼音:
zàng yòng róu rì
成语解释:
: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五天,其余五天为刚。春秋时代习俗,死者埋葬必须选择柔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知录·经义·葬用柔》:“春秋葬用柔,汉人不知此义,皆用刚。”
512

早知今,悔不当初

成语拼音:
zǎo zhī jīn rì,huǐ bù dāng chū
成语解释: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事,悔不慎当初。’”
513

早知今,何必当初

成语拼音:
zǎo zhī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成语解释: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
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何必当初。”
514

蒸蒸

成语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jìn
成语解释: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成语出处:
郭沫若《天才与教育》:“大凡一国的政治濒于破产的时候,那一国的文化却转有蒸蒸进的可能。”
515

蒸蒸

成语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成语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上吗?”
516

蒸蒸

成语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èng
成语解释: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成语出处:
清·秋瑾《发刊辞》:“自兹以后,行见东瀛留学界,蒸蒸盛矣。”
517

辄作数

成语拼音:
zhé zuò shuò rì è
成语解释: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 日的成语,带日字的成语,包含日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