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本字的成语 (154个)
-
101
弱本强末
- 成语拼音:
- ruò běn qiáng mò
- 成语解释:
-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 成语出处:
-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
102
舍本从末
- 成语拼音:
- shě běn cóng mò
- 成语解释:
- 舍:放弃,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
103
折本买卖
- 成语拼音:
- shé běn mǎi mài
- 成语解释:
- 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
-
104
舍本求末
- 成语拼音:
- shě běn qiú mò
- 成语解释:
-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成语出处:
-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
105
舍本事末
- 成语拼音:
- shě běn shì mò
- 成语解释:
- 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106
蚀本生意
- 成语拼音:
- shí běn shēng yì
- 成语解释:
- 赔本的买卖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
107
舍本问末
- 成语拼音:
- shě běn wèn mò
- 成语解释:
- 舍:舍弃。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
108
舍本逐末
- 成语拼音:
- shě běn zhú mò
- 成语解释:
-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成语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109
损本逐末
- 成语拼音:
- sǔn běn zhú mò
- 成语解释:
-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 成语出处:
- 《隋书 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
110
深根固本
- 成语拼音:
- shēn gēn gù běn
- 成语解释:
- 同“深根固柢”。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 《晋书·文苑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
111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成语拼音:
-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语解释:
-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112
三句不离本行
- 成语拼音:
-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 成语解释:
-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
113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成语拼音:
-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 成语解释:
-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
114
探本穷源
- 成语拼音: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成语解释:
-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
115
推本溯源
- 成语拼音:
- tuī běn sù yuán
- 成语解释:
-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 成语出处:
-
116
探本溯源
- 成语拼音:
- tàn běn sù yuán
- 成语解释:
- 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 成语出处:
- 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
-
117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成语拼音:
-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 成语解释:
-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
118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 成语拼音:
-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zhào zhī
- 成语解释:
-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成语出处: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
119
推宗明本
- 成语拼音:
- tuī zōng míng běn
- 成语解释:
-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
-
120
务本力穑
- 成语拼音:
- wù běn lì sè
- 成语解释:
- 本:农业;穑:收割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 本的成语,带本字的成语,包含本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