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步字的成语 (150个)

141

亦趋亦

成语拼音:
yì qū yì bù
成语解释:
见“亦亦趋”。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142

雍容雅

成语拼音:
yōng róng yǎ bù
成语解释:
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成语出处:
《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养志衡门,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143

鹰视虎

成语拼音:
yīng shì hǔ bù
成语解释:
见“鹰视狼”。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144

鹰视狼

成语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语解释: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145

以五十笑百

成语拼音: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
作战时败逃五十的人讥笑败逃一百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而后止,或五十而后止。以五十笑百,则何如?”
146

鸭行鹅

成语拼音:
yā xíng é bù
成语解释:
: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行缓慢。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鸭鹅行。”
147

移形换

成语拼音:
yí xíng huàn bù
成语解释:
犹移换形。形容变化多端。
成语出处:
清 钱谦益《与方尔止书》:“八旬之内,势变多端,尽寸之间,移形换。正所谓波澜独老成也。”
148

远行无急

成语拼音:
yuǎn xíng wú jí bù
成语解释:
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务,不能急躁
成语出处:
《后西游记》第十回:“远行无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149

终身让路,不枉百

成语拼音: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成语解释:
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
成语出处:
《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150

肘行膝

成语拼音:
zhǒu xíng xī bù
成语解释: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成语出处: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 步的成语,带步字的成语,包含步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