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字的成语 (404个)

161

竭声嘶

成语拼音:
qì jié shēng sī
成语解释:
力竭尽,声音嘶哑。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小竭声嘶,呼而求饮。”
162

竭声澌

成语拼音:
qì jié shēng sī
成语解释:
见“竭声嘶”。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竭声澌,不知所云。”
163

骄志满

成语拼音:
qì jiāo zhì mǎn
成语解释:
见“充志骄”。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就未免骄志满,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
164

克斗牛

成语拼音:
qì kè dǒu niú
成语解释:
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魄很大。同“吞牛斗”。
成语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 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165

凌霄汉

成语拼音:
qì líng xiāo hàn
成语解释:
:勇,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魄很盛或势宏大
成语出处:
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公精贯朝日,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166

满志骄

成语拼音:
qì mǎn zhì jiāo
成语解释:
见“充志骄”。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167

穷年尽

成语拼音:
qióng nián jìn qì
成语解释:
穷:尽。竭尽毕生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高阜《序》:“予将穷年尽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
168

弱声嘶

成语拼音:
qì ruò shēng sī
成语解释:
弱:微弱;嘶:声音沙哑。息微弱,声音沙哑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弱声嘶,哽咽不出。”
169

忍声吞

成语拼音:
qì rěn shēng tūn
成语解释:
受了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忍声吞,何日酬恩。”
170

势磅礴

成语拼音:
qì shì páng bó
成语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势雄伟。
成语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歌》第14卷:“是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171

怯声怯

成语拼音:
qiè shēng qiè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的语胆小而不自然。
成语出处:
172

成语拼音:
qì shēng qì sǐ
成语解释:
恼。得死去活来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死,和他合了几场。”
173

轻身下

成语拼音:
qīng shēn xià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谦恭的态度。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序》:“倾家破产,急士之穷,轻身下,而交名胜。”
174

势汹汹

成语拼音:
qì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势很盛的样子。形容势凶猛。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175

势熏灼

成语拼音:
qì shì xūn zhuó
成语解释:
熏灼:烟熏火烤。形容势威猛
成语出处:
《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势熏灼。”
176

数已尽

成语拼音:
qì shù yǐ jìn
成语解释:
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成语出处:
聂绀弩《论》:“作恶多端,残害人民的是‘数已尽’的旧势力。”
177

数已衰

成语拼音:
qì shù yǐ shuāi
成语解释:
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数已衰。”
178

杀钟馗

成语拼音:
qì shā zhōng kuí
成语解释:
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成语出处: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杀钟馗’。”
179

轻死重

成语拼音:
qīng sǐ zhòng qì
成语解释:
谓以义为重而不怕死。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起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结党连群。”
180

吞斗牛

成语拼音:
qì tūn dǒu niú
成语解释:
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魄宏大
成语出处:
* 气的成语,带气字的成语,包含气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