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海字的成语 (298个)

221

之内皆兄弟

成语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22

石烂

成语拼音:
shí làn hǎi kū
成语解释:
直到石头变土,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语出处: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枯团体固。”
223

石泐

成语拼音:
shí lè hǎi kū
成语解释:
直到石头碎裂,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成语出处: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枯,义存无斁。”
224

蜃楼

成语拼音:
shèn lóu hǎi shì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市》:“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市中求耳!”
225

山盟

成语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语解释:
形容盟誓像山、一样永世不变。多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誓山盟总是赊。”
226

山南

成语拼音:
shān nán hǎi běi
成语解释: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北呢?”
227

时清

成语拼音:
shí qīng hǎi yàn
成语解释: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成语出处: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时清宴定风波,恩光六塞,瑞气遍山坡。”
228

山容

成语拼音:
shān róng hǎi nà
成语解释: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一样容物。
成语出处:
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229

寿山福

成语拼音:
shòu shān fú hǎi
成语解释: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的横披画。”
230

生死苦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kǔ hǎi
成语解释:
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
成语出处:
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
231

誓山盟

成语拼音:
shì shān méng hǎi
成语解释:
同“山盟誓”。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顿忘了誓山盟,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232

尸山血

成语拼音:
shī shān xuè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杀人之多。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
233

桑田碧

成语拼音:
sāng tián bì hǎi
成语解释:
同“桑田沧”。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须臾改。”
234

桑田沧

成语拼音:
sāng tián cāng hǎi
成语解释:
桑田:农田。大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三为桑田。”
235

石投大

成语拼音:
shí tóu dà hǎi
成语解释:
石投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0回:“吕岳闻杨瑨之言,如石投大,半晌无言。”
236

山行宿

成语拼音:
shān xíng hǎi xiǔ
成语解释:
行于山间和宿于上。谓行旅艰险。
成语出处:
唐·韩愈《南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宿,不择处所。”
237

山肴

成语拼音:
shān yáo hǎi cuò
成语解释:
犹言山珍味。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当下山肴错,不记其数。”
238

山珍

成语拼音:
shān zhēn hǎi cuò
成语解释:
错:指各种味。山野和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出处:
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239

山陬

成语拼音:
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语解释:
山隅和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240

山陬

成语拼音:
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语解释:
山隅和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 海的成语,带海字的成语,包含海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