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火字的成语 (283个)

201

乌灯黑

成语拼音:
wū dēng hēi huǒ
成语解释:
指晚上没灯没,形容很暗
成语出处:
202

憋气

成语拼音:
wō huǒ biē qì
成语解释: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胆怯,他退到门边,嘴头咕噜着:‘滚就滚吧!’扭转身子,窝憋气地迈出门去了。”
203

自焚

成语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成语解释:
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也,弗戢,将自焚也。”
204

万家灯

成语拼音:
wàn jiā dēng huǒ
成语解释: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205

无明

成语拼音:
wú míng huǒ
成语解释: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指怒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掿两斧抢上前,一斧一个,劈下头来。”
206

无明

成语拼音:
wú míng huǒ qǐ
成语解释:
无明:怒。形容发怒
成语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与君一把无明,烧尽千愁万恨心。”
207

无名孽

成语拼音:
wú míng niè huǒ
成语解释: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指极大的怒气。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208

无明业

成语拼音:
wú míng yè huǒ
成语解释:
指怒
成语出处:
金·马钰《满庭芳·赠赵雷二先生》词:“休起无明业,更休思,名利相干。”
209

雪窗萤

成语拼音:
xuě chuāng yíng huǒ
成语解释:
同“雪窗萤几”。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二十年。”
210

瞎灯黑

成语拼音:
xiā dēng hēi huǒ
成语解释:
灯不亮,灭了。形容十分漆黑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211

瞎灯灭

成语拼音:
xiā dēng miè huǒ
成语解释:
灯不亮,灭了。形容夜十分漆黑
成语出处:
《捻军歌谣·听老毛子啦清兵》:“阴天涝雨刮大风,瞎灯灭屋子空,闺女媳妇牛棚坐,专听老毛子啦清兵。”
212

新官上任三把

成语拼音:
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
成语解释: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213

不断

成语拼音:
xiāng huǒ bù duàn
成语解释:
:香烛,香和灯。信神者或祭祀者点燃供奉的香烛不会断绝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总之,无论怎样,我一定还你个香不断的对方就是了。”
214

不绝

成语拼音:
xiāng huǒ bù jué
成语解释: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不断”。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不绝。”
215

燎原

成语拼音:
xīng huǒ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
一点儿小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微小的;燎原:烧原野。
成语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216

乞儿

成语拼音:
xiàng huǒ qǐ ér
成语解释:
:烤;乞儿:乞丐。近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成语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乞儿,一旦尽灰冷,暖气何在?”
217

兄弟

成语拼音:
xiāng huǒ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香烛,香和灯。焚香结拜的异姓兄弟
成语出处:
唐·崔令钦《教坊记》:“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辈。”
218

悬河泻

成语拼音:
xuán hé xiè huǒ
成语解释:
见“悬河注”。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
219

成语拼音:
xiāng huǒ yuán
成语解释:
: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指彼此契合
成语出处:
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归湖州》诗:“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缘。”
220

因缘

成语拼音:
xiāng huǒ yīn yuán
成语解释:
: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香和灯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因缘”。指彼此契合。
成语出处: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火的成语,带火字的成语,包含火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