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牛字的成语 (180个)

161

蹊田夺

成语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语解释:
蹊:践踏;夺:强取。因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比喻罪轻罚重。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牵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罚已重矣。”
162

羞以

成语拼音:
xiū yǐ niú hòu
成语解释:
后: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成语出处:
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苏秦说韩,羞以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
163

犀照

成语拼音:
xī zhào niú zhǔ
成语解释: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着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渚”喻
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164

学者如毛,成者如麟角

成语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语解释:
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成语出处:
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机论》:“学者如毛,成者如麟角。”
165

吼地

成语拼音:
yī niú hǒu dì
成语解释:
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成语出处:
《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吼地,谓大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166

九锁

成语拼音:
yī niú jiǔ suǒ
成语解释:
比喻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167

成语拼音:
yī niú míng
成语解释:
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吼地”。
成语出处:
唐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鸣。”
168

鸣地

成语拼音:
yī niú míng dì
成语解释:
见“一吼地”。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鸣地。”
169

以羊易

成语拼音:
yǐ yáng yì niú
成语解释: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170

志冲斗

成语拼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成语解释:
:牵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成语出处:
171

志冲

成语拼音:
zhì chōng niú dǒu
成语解释:
斗:牵星与北斗星。形容人的气势很盛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赵匡胤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斗,气吐凌云。”
172

争猫丢

成语拼音:
zhēng māo diū niú
成语解释:
比喻贪小失大。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
173

鼻子

成语拼音:
zhuā niú bí zǐ
成语解释: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成语出处:
174

成语拼音:
zhí niú ěr
成语解释: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耳?”
175

发冢

成语拼音:
zhuī niú fā zhǒng
成语解释:
亦作“椎发?冢”。杀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
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发冢,无所不至。”
176

角尖

成语拼音: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成语解释: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成语出处:
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角尖。”
177

犄角

成语拼音:
zuān niú jī jiǎo
成语解释:
指思想方法狭窄。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有人要是非钻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178

歃血

成语拼音:
zhuī niú shà xuè
成语解释:
古时聚众盟誓,杀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
清·戴名世《纪红苗事》:“或欲有剽掠,则潜结众誓于神,椎歃血,乃出所获者,集而瓜分之。”
179

作马

成语拼音:
zuò niú zuò mǎ
成语解释:
、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马驱使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作马。’”
180

壮气吞

成语拼音:
zhuàng qì tūn niú
成语解释: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成语出处:
明 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丈夫志岂困荒丘?”
* 牛的成语,带牛字的成语,包含牛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