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百字的成语 (363个)
-
341
一笑百媚
- 成语拼音:
- yī xiào bǎi mèi
- 成语解释:
- 形容美人的笑态。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342
一响百应
- 成语拼音:
- yī xiǎng bǎi yìng
- 成语解释:
- 应:响应。一有响声,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 成语出处:
-
343
一言抄百总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
- 成语解释:
- 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344
一以当百
- 成语拼音:
- yī yǐ dāng bǎi
- 成语解释:
-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
345
以一当百
- 成语拼音:
- yǐ yī dāng bǎi
- 成语解释:
- 当:抵得上。一个人抵挡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 成语出处:
- 明·李腾芳《山居杂著·文字法35则》:“大约古人用字,如将用兵,无不以一当百。”
-
346
以一奉百
- 成语拼音:
- yǐ yī fèng bǎi
- 成语解释:
-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 成语出处:
- 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
347
一夜夫妻百日恩
- 成语拼音: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
- 成语解释: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348
一夜夫妻百夜恩
- 成语拼音:
- yī yè fū qī bǎi yè ēn
- 成语解释: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
349
以一警百
- 成语拼音:
- yǐ yī jǐng bǎi
- 成语解释:
- 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350
以一儆百
- 成语拼音:
- yǐ yī jǐng bǎi
- 成语解释:
- 见“以一警百”。
- 成语出处:
- 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
351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
- 成语解释:
- 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 成语出处:
-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352
一致百虑
- 成语拼音:
- yī zhì bǎi lǜ
- 成语解释:
- 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353
一掷百万
- 成语拼音:
- yī zhì bǎi wàn
- 成语解释:
-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 成语出处:
- 《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
354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355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
356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357
正经八百
- 成语拼音:
- zhèng jīng bā bǎi
- 成语解释:
-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 成语出处:
-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
358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成语拼音:
- 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
- 成语解释:
-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 成语出处:
- 《汉书 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 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359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 成语拼音:
-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 成语解释:
- 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
360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百的成语,带百字的成语,包含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