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石字的成语 (223个)

201

投水

成语拼音:
yǐ shí tóu shuǐ
成语解释:
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投水,莫之逆也。”
202

以水投

成语拼音:
yǐ shuǐ tóu shí
成语解释:
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
成语出处: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其言也。如以水投,莫之受也。”
203

同碎

成语拼音:
yù shí tóng suì
成语解释:
犹玉俱焚。
成语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同碎。”
204

无效

成语拼音:
yào shí wú xiào
成语解释:
:药和治病的针。药和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针刺灸疗而已。”
205

妄珍

成语拼音:
yàn shí wàng zhēn
成语解释: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成语出处:
唐·刘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燕妄珍,齐竽混吹者矣!”
206

相揉

成语拼音:
yù shí xiāng róu
成语解释:
比喻好坏混杂。
成语出处: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207

杂糅

成语拼音:
yù shí zá róu
成语解释:
比喻好坏混杂。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累害》:“公侯已下,玉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208

扬砂走

成语拼音:
yáng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
砂土飞扬,小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
《春秋纬》:“风从箕星,扬砂走。”
209

之言

成语拼音:
yào shí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治病的药物和砭,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之言,故以药相报。’”
210

言同勒

成语拼音:
yán tóng lè shí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211

掷地作金

成语拼音: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成语出处: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声也。”
212

作金

成语拼音:
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语解释:
: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声。’”
213

枕流漱

成语拼音:
zhěn liú shù shí
成语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欲砺其齿。’”
214

助人下

成语拼音:
zhù rén xià shí
成语解释: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成语出处:
鲁迅《三闲集·通信》:“对于他们,攻击的人又正多,我何必再来助人下呢。”
215

飞砂

成语拼音:
zǒu shí fēi shā
成语解释:
沙土飞扬,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216

飞沙

成语拼音:
zǒu shí fēi shā
成语解释:
沙土飞扬,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217

寝绳

成语拼音:
zhěn shí qǐn shéng
成语解释:
见“枕方寝绳”。
成语出处:
《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218

漱流

成语拼音:
zhěn shí sòu liú
成语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漱流饮泉。”
219

嗽流

成语拼音:
zhěn shí sòu liú
成语解释:
见“枕漱流”。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
220

之臣

成语拼音:
zhù shí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位历将相,国家柱臣也。”
* 石的成语,带石字的成语,包含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