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祸字的成语 (156个)

141

殃国

成语拼音:
yāng guó huò jiā
成语解释:
殃:造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
成语出处:
南朝·梁·萧衍《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家,亡身绝祀。”
142

得福

成语拼音:
yīn huò dé fú
成语解释:
因遭遇灾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对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143

为福

成语拼音:
yīn huò wéi fú
成语解释:
变坏事为好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智者举事,因为福,转败为功。”
144

无穷

成语拼音:
yí huò wú qióng
成语解释:
谓留下害没有穷尽。
成语出处:
宋·张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遗无穷。”
145

于人

成语拼音:
yí huò yú rén
成语解释:
害转嫁到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
146

从轻

成语拼音:
zé huò cóng qīng
成语解释:
指遇到灾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力争减轻灾的程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择福莫若重,择莫若轻,福无所用轻,无所用重。”
147

为福

成语拼音:
zhuǎn huò wéi fú
成语解释:
把灾转变为幸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148

罪魁

成语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成语解释: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成语出处: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首罪魁,追了他去。”
149

灾梨

成语拼音:
zāi lí huò zǎo
成语解释:
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150

自取其

成语拼音:
zì qǔ qí huò
成语解释:
取:取得;事。自己招来事。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也。”
151

遭倾遇

成语拼音:
zāo qīng yù huò
成语解释:
遭逢危亡之世而遇害。
成语出处:
《楚辞·刘向〈九叹·远逝〉》:“遭倾遇,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王逸注:“言己遭倾危之世而遇患,不可复救,故长叹歔欷而涕滂流,不可止也。”
152

直言贾

成语拼音:
zhí yán gǔ huò
成语解释: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153

直言取

成语拼音:
zhí yán qǔ huò
成语解释: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
成语出处: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154

资怨助

成语拼音:
zī yuàn zhù huò
成语解释:
资:资助。助长怨恨,促使患到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矣。”
155

招灾揽

成语拼音:
zhāo zāi lǎn huò
成语解释:
招揽灾
成语出处:
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
156

招灾惹

成语拼音:
zhāo zāi rě huò
成语解释:
招引灾
成语出处:
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不成!”
* 祸的成语,带祸字的成语,包含祸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