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而字的成语 (727个)

141

立之年

成语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三十岁的代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立,四十不惑。”
142

肤寸

成语拼音:
fū cùn ér hé
成语解释:
谓(云气)逐渐集合。
成语出处: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出,肤寸合,不崇朝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143

赴东海

成语拼音:
fù dōng hǎi ér sǐ
成语解释:
赴:往,去。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为帝,则连有赴东海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144

不骄

成语拼音:
fù ér bù jiāo
成语解释:
骄:骄傲。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145

不校

成语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成语解释:
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不校。”
146

不实

成语拼音:
fú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不实的不敬来讲。”
147

好礼

成语拼音:
fù ér hào lǐ
成语解释:
礼: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富有又彬彬有礼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子曰:‘可也;未若贫乐,富好礼者也。’”
148

咶天

成语拼音:
fú ér shì tiān
成语解释: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仲尼》:“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咶天,救经引其足也。”
149

无骄

成语拼音:
fù ér wú jiāo
成语解释:
骄:骄傲。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子贡曰:‘贪无谄,富无骄,何如?’”
150

勿校

成语拼音:
fàn ér wù xiào
成语解释:
见“犯不校”。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
151

治之

成语拼音:
fēn ér zhì zhī
成语解释: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成语出处:
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152

泛泛

成语拼音:
fàn fàn ér tán
成语解释: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成语出处: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只能泛泛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153

焚林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liè
成语解释: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不涸泽渔,不焚林猎。”
154

焚林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shòu
成语解释:
同“焚林田”。
成语出处: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渔,焚林狩。”
155

焚林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语解释: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一》:“焚林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156

焚林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语解释:
同“焚林田”。
成语出处:
宋·秦观《李训论》:“焚林畋,明年无兽;竭泽鱼,明年无鱼。”
157

焚林田,竭泽

成语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成语解释: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田,竭泽渔。”
158

奋袂

成语拼音:
fèn mèi ér qǐ
成语解释: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起。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起。”
159

反其道行之

成语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语解释: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行之了!”
160

废然

成语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语解释: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原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指败兴归。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怒,适先生之所,则废然反。”
* 而的成语,带而字的成语,包含而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