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西字的成语 (204个)

181

西施捧心

成语拼音:
xī shī pěng xīn
成语解释: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182

西山日薄

成语拼音:
xī shān rì báo
成语解释: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成语出处:
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183

西山日迫

成语拼音:
xī shān rì pò
成语解释: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184

西台痛哭

成语拼音:
xī tái tòng kū
成语解释: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成语出处:
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185

西歪东倒

成语拼音:
xī wāi dōng dǎo
成语解释:
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刘郎中》:“柱肚撑肠酒力催,西歪东倒脚高低。”
186

西学东渐

成语拼音:
xī xué dōng jiàn
成语解释: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成语出处: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187

夕阳西

成语拼音:
xī yáng xī xià
成语解释: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8

西装革履

成语拼音:
xī zhuāng gé lǚ
成语解释: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成语出处:
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189

西子捧心

成语拼音:
xī zǐ pěng xīn
成语解释: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成语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190

移东补西

成语拼音:
yí dōng bǔ xī
成语解释: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成语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191

移东换西

成语拼音:
yí dōng huàn xī
成语解释:
一会移到东面,一会移到西面。指生活环境经常变动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遂欲别作调度,则恐一生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家计也。”
192

移东就西

成语拼音:
yí dōng jiù xī
成语解释: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成语出处:
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193

一口吸尽西江水

成语拼音: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成语解释: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94

一命归西

成语拼音:
yī mìng guī xī
成语解释:
见“一命归阴”。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195

指东打西

成语拼音:
zhǐ dōng dǎ xī
成语解释: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成语出处:
《七侠五义》第92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196

指东画西

成语拼音:
zhǐ dōng huà xī
成语解释: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成语出处: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197

指东划西

成语拼音:
zhǐ dōng huá xī
成语解释: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198

指东话西

成语拼音:
zhǐ dōng huà xī
成语解释: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199

指东骂西

成语拼音:
zhǐ dōng mà xī
成语解释: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200

朝东暮西

成语拼音:
zhāo dōng mù xī
成语解释: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成语出处: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 西的成语,带西字的成语,包含西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