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诡字的成语 (36个)

21

谲怪

成语拼音:
huī guǐ jué guài
成语解释:
见“恢恑憰怪”。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恢谲怪,道通为一。”
22

奸狡

成语拼音:
jiān jiǎo guǐ jué
成语解释:
奸:奸诈;狡:狡猾;谲:狡猾。指为人奸诈狡猾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却说城中有一人姓张,名委,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谲,残忍刻薄。”
23

矫激奇

成语拼音:
jiǎo jī qí guǐ
成语解释:
矫激:矫异激切;奇:奇特怪异。故作矫异激切、奇特怪异
成语出处:
宋·林希《孙少述传》:“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
24

殊形

成语拼音:
shū xíng guǐ sè
成语解释:
殊:特殊;:怪异;色:景象。形容事物形状特殊,稀奇古怪
成语出处:
明·刘基《螇螰》:“凡物之殊形色,而无益于民用者,皆可谓之祥,可以谓之妖者也。”
25

殊形

成语拼音:
shū xíng guǐ zhuàng
成语解释:
犹言奇形怪状。
成语出处:
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往往有神物来萃,殊形状,深可骇人。”
26

殊形

成语拼音:
shū xíng guǐ zhì
成语解释:
殊:特殊;:怪异。形容器物等形状特殊,稀奇古怪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两都赋》:“殊形制,每各异观。”
27

析辩

成语拼音:
xī biàn guǐ cí
成语解释:
亦作“析辨词”。谓巧言邪说。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即为怪迂,析辩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
28

析辨

成语拼音:
xī biàn guǐ cí
成语解释:
亦作“析辨词”。谓巧言邪说。
成语出处:
《汉书 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29

虚词

成语拼音:
xū cí guǐ shuō
成语解释:
虚:虚假;: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30

言不

成语拼音:
yán bù guǐ suí
成语解释:
随:随机应变。说话不谲诈善变
成语出处: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
31

云谲波

成语拼音:
yún jué bō guǐ
成语解释:
谲:变化多端;:奇异。原来形容房屋结构富于变化;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
成语出处: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摧摧而成观。”
32

阴谋

成语拼音:
yīn móu guǐ jì
成语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计。”
33

言行相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guǐ
成语解释:
: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不祥莫大焉。”
34

变幻

成语拼音:
zhuó guǐ biàn huàn
成语解释:
:卓异,卓越。指超绝特异,变幻莫测
成语出处:
明·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世之学佛者徒求卓变幻,可喜可愕之迹。”
35

不伦

成语拼音:
zhuó guǐ bù lún
成语解释:
:卓异,卓越。指卓绝特异,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向栩传》:“少为书生,性卓不伦。”
36

踪迹

成语拼音:
zōng jì guǐ mì
成语解释:
行踪隐秘难测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率轻狂而自若,踪迹秘,贿赂公行。”
* 诡的成语,带诡字的成语,包含诡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