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谈字的成语 (121个)

101

言微中

成语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语解释: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102

无稽之

成语拼音:
wú jī zhī tán
成语解释:
稽:音机;查考;: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成语出处: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也。”
103

万口一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语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皆欲食伦之肉。”
104

无所不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tán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论的
成语出处:
叶圣陶《微波》:“他们无所不主义,问题。”
105

祸福

成语拼音:
wàng tán huò fú
成语解释: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至于那一种妄祸福的,就要不得。”
106

乱道

成语拼音:
wāi tán luàn dào
成语解释:
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登瀛洲》:“他也学些者也之乎,歪乱道,失却卑尊。”
107

娓娓而

成语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成语解释:
连续不倦地论着。形容健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
108

雄辩高

成语拼音:
xióng biàn gāo tán
成语解释:
辩论充分有力,言词豪放不羁。形容能言善辩。亦作“高雄辩”。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真情毕露。”
109

高论

成语拼音:
xū t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成语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高论,专在荣利。”
110

巷议街

成语拼音:
xiàng yì jiē tán
成语解释:
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巷议,弹射臧否。”
成语出处:
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巷议,弹射臧否。”
111

一代

成语拼音:
yī dài tán zōng
成语解释:
宗:善于言,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大师。
成语出处:
《晋书·潘京传》:“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宗。”
112

遗迹

成语拼音:
yí jì tán xū
成语解释:
谓舍弃根据而空玄虚。
成语出处:
宋·程大昌《〈演繁露〉序》:“然有退之(韩愈)之学则可,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并可赧矣。”
113

举止

成语拼音:
yán tán jǔ zhǐ
成语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114

阔论

成语拼音:
yū tán kuò lùn
成语解释:
犹言高阔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驺衍等迂阔论,虚而无实。”
115

林薮

成语拼音:
yán tán lín sǒu
成语解释:
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论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裴秀传》:“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之林薮。”
116

无根

成语拼音:
yóu tán wú gēn
成语解释:
谓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成语出处:
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无根,此又何也?”
117

纸上空

成语拼音:
zhǐ shàng kōng tán
成语解释:
指不切实际的空论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这位钦差年纪又轻,不过上了几个条陈,究竟是个‘纸上空’,并未见他办过实事,怎么就好叫他独当一面,去办这个大事呢!”
118

纸上

成语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语解释:
在纸上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119

风月

成语拼音:
zhǐ tán fēng yuè
成语解释:
风、月等景物。隐指莫国事
成语出处:
清·张岱《游山小启》:“喜作闲人,酒席间只风月。”
120

风月

成语拼音:
zhǐ tán fēng yuè
成语解释:
止:只,仅。只风、月等景物。隐指莫国事。
成语出处:
《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风月,不宜及公事。”
* 谈的成语,带谈字的成语,包含谈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