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起字的成语 (158个)
-
41
奋起直追
- 成语拼音:
- fèn qǐ zhí zhuī
- 成语解释: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42
蜂舞并起
- 成语拼音:
- fēng wǔ bìng qǐ
- 成语解释:
- 蜂舞:群蜂飞舞;并:一齐。像群蜂飞舞一样,一齐聚集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水、旱、饥、蝝、蛊、螟、蜂舞并起。”
-
43
拂袖而起
- 成语拼音:
- fú xiù ér qǐ
- 成语解释: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
44
蜂拥而起
- 成语拼音:
- fēng yōng ér qǐ
- 成语解释:
- 像蜂飞一样成群而起。形容许多人一拥而起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赞》:“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
45
鼓噪而起
- 成语拼音:
- gǔ zào ér qǐ
- 成语解释:
- 鼓噪:起哄。喧扰哄闹起来
- 成语出处:
- 《谷梁传·定公十年》:“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
-
46
鼓噪四起
- 成语拼音:
- gǔ zào sì qǐ
- 成语解释:
- 鼓噪:鸣鼓喧哗。四面战鼓响起,声势浩大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以疑兵惊之。”
-
47
横发逆起
- 成语拼音:
- hèng fā nì qǐ
- 成语解释:
- 横:不测,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 成语出处:
- 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
-
48
祸起飞语
- 成语拼音:
- huò qǐ fēi yǔ
- 成语解释:
- 飞语:流言。祸患从流言而来
- 成语出处:
- 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祸起飞语,刑极沦胥。”
-
49
祸起萧墙
- 成语拼音:
- huò qǐ xiāo qiáng
- 成语解释:
-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50
祸起隐微
- 成语拼音:
- huò qǐ yǐn wēi
- 成语解释:
- 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
51
后起之秀
- 成语拼音:
- hòu qǐ zhī xiù
- 成语解释:
-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 成语出处:
-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
52
害起肘腋
- 成语拼音:
- hài qǐ zhǒu yè
- 成语解释:
- 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 成语出处:
- 《晋书·江统传》:“寇发心腹,害起肘腋。”
-
53
回生起死
- 成语拼音:
- huí shēng qǐ sǐ
- 成语解释:
-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
54
化性起伪
- 成语拼音:
- huà xìng qǐ wěi
- 成语解释:
-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
55
后院起火
- 成语拼音:
- hòu yuàn qǐ huǒ
- 成语解释:
-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 成语出处:
- 张平《抉择》:“那可是咱的后院,要是后院起火,别人可就要看咱的笑话了。”
-
56
见财起意
- 成语拼音:
- jiàn cái qǐ yì
- 成语解释:
- 见了财物;顿生歹意。
- 成语出处:
- 元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
-
57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成语拼音:
- jiǔ céng zhī tái,qǐ yú lěi tǔ
- 成语解释:
- 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 成语出处: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8
崛地而起
- 成语拼音:
- jué dì ér qǐ
- 成语解释:
- 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
- 成语出处:
-
59
揭竿而起
- 成语拼音:
- jiē gān ér qǐ
- 成语解释:
-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 成语出处:
- 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60
揭竿四起
- 成语拼音:
- jiē gān sì qǐ
- 成语解释:
-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 成语出处:
- 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
* 起的成语,带起字的成语,包含起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