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轻字的成语 (190个)

121

生重义

成语拼音: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成语解释:
见“身重义”。
成语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122

死重义

成语拼音:
qīng sǐ zhòng yì
成语解释:
见“死重气”。
成语出处: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死重义,结党连群。”
123

吞慢吐

成语拼音:
qīng tūn màn tǔ
成语解释:
形容歌唱时声音柔,吐词缓慢。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妥娘唱毕,大家又称赞了一会儿,朱贵儿方在吞慢吐,嘹嘹呖呖,唱将起来。”
124

挑漫剔

成语拼音:
qīng tiāo màn tī
成语解释:
形容从容地弹奏乐器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初起不过挑漫剔,声响悠柔。”
125

偎低傍

成语拼音:
qīng wēi dī bàng
成语解释:
偎:紧贴。地依靠在一起,十分亲热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庭花不及娇模样,偎低傍,这厮影衣光,掩映出丰姿千状。”
126

贤慢士

成语拼音:
qīng xián màn shì
成语解释:
视;慢:傲慢。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狂傲慢,狂妄无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贤慢士。”
127

徙鸟举

成语拼音:
qīng xǐ niǎo jǔ
成语解释:
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成语出处:
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徙鸟举不可制。”
128

徭薄赋

成语拼音:
qīng yáo báo fù
成语解释:
见“繇薄赋”。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赞》:“光知时务之要,徭薄赋,与民休息。”
129

徭薄税

成语拼音:
qīng yáo báo shuì
成语解释:
犹言徭薄赋。
成语出处: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第二钟酒,愿黎民乐业,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萧曹,徭薄税,免受涂炭者。”
130

言寡信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guǎ xìn
成语解释:
谓说话率而缺少信用。
成语出处:
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言寡信休要耍。”
131

于鸿毛

成语拼音:
qīng yú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32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qīng yǔ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声音极微。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3回:“不许你在汉子跟前弄鬼,语的。”
133

言软语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ruǎn yǔ
成语解释:
见“言细语”。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又用软手段,体贴他,笼络他,跟他言软语地说道。”
134

言肆口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sì kǒu
成语解释:
说话率、放肆。
成语出处:
《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135

言细语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xì yǔ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而柔和。
成语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们好像是久别重逢,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和藏在这些言细语后边的无限的担心。”
136

嘴薄舌

成语拼音:
qīng zuǐ bó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佻刻薄。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闲时常倚门靠壁,不三不四,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137

重倒置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成语解释:
置:放;摆。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成语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重倒置,有害政体。”
138

重缓急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huǎn jí
成语解释: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重。”
139

装简从

成语拼音:
qīng zhuāng jiǎn cóng
成语解释:
行装简便,随从人少。
成语出处:
京剧《红色娘子军》:“今日常装简从,登门造访。”
140

重九府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jiǔ fǔ
成语解释:
重:指钱币。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设重九府。”
* 轻的成语,带轻字的成语,包含轻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