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返字的成语 (64个)

21

废然而

成语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语解释: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原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指败兴而归。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22

废然思

成语拼音:
fèi rán sī fǎn
成语解释: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形容败兴而归
成语出处:
茅盾《追求》:“只有极懦怯的人才是只看见了一块尖石头遂废然思,这种人是不配有憧憬的。”
23

视内照

成语拼音:
fǎn shì nèi zhào
成语解释: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
《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视内照。”
24

我初服

成语拼音:
fǎn wǒ chū fú
成语解释:
:归还;初服:未做官时的衣服。比喻辞官归隐。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愿初服,从子而归。”
25

邪归正

成语拼音:
fǎn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
犹言改邪归正。
成语出处:
唐·谭铢《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由此八关,邪归正,成佛之境矣。”
26

虚入浑

成语拼音:
fǎn xū rù hún
成语解释:
①谓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谓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虚入浑,积健为雄。”
27

正拨乱

成语拼音:
fǎn zhèng bō luàn
成语解释:
: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
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28

照回光

成语拼音:
fǎn zhào huí guāng
成语解释:
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
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照回光,同登大道。”
29

归全

成语拼音:
guī quán fǎn zhēn
成语解释:
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
30

归邪

成语拼音:
guī xié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回归。指改正错误,回正确道路
成语出处:
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正。”
31

归正

成语拼音:
guī zhèng fǎn běn
成语解释:
归:回归于根本之源
成语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本,释帝称王。”
32

归真

成语拼音:
guī zhēn fǎn pǔ
成语解释:
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璞,则终身不辱也。”
33

还淳

成语拼音:
huán chún fǎn pǔ
成语解释: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成语出处: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还朴,激薄停浇矣。”
34

还醇

成语拼音:
hái chún fǎn pǔ
成语解释:
同“还淳反朴”。
成语出处:
胡朴安《序》:“玄宗雅尚儒术,崇实黜华,群臣亦厌虚浮,还醇朴。”
35

挥戈

成语拼音:
huī gē fǎn rì
成语解释:
挥:又作“?”,舞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将戈一挥,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①比喻留连光景,希望白天能够延长。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挥戈退日”、“鲁戈回日”、“鲁阳探戈”。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励挥戈日之忠。”
36

回光

成语拼音:
huí guāng fǎn zhào
成语解释: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神志清醒或精神兴奋。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现的短暂的兴旺现象。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照。”
37

还元

成语拼音:
hái yuán fǎn běn
成语解释:
见“还原反本”。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本,归根复命之道。”
38

还珠

成语拼音:
huán zhū fǎn bì
成语解释:
宝物失而复得。
成语出处:
清 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璧之期。”
39

计不

成语拼音:
jì bù fǎn gù
成语解释:
见“计无顾”。
成语出处:
明·范景文《叙》:“愤柄人之嫉,最后慷慨殉城,计不顾。”
40

计无

成语拼音:
j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
谓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成语出处:
明·赵南星《答蔡闻吾书》:“乃门下遂跃马东归,计无顾。”
* 返的成语,带返字的成语,包含返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