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遗字的成语 (172个)

161

簪弊履

成语拼音:
yí zān bì lǚ
成语解释:
同“簪坠屦”。
成语出处:
《魏书·孝静帝纪》:“帝曰:‘古人念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
162

簪堕珥

成语拼音:
yí zān duò ěr
成语解释:
①《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后以“簪堕珥”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②指落、丢弃簪子珥珰。亦指弃的簪珥。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危弦促柱奏《巴渝》,簪堕珥解罗繻。”
163

簪堕屦

成语拼音:
yí zān duò jù
成语解释:
簪:针形首饰;屦:鞋。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或故情。指不忘旧友
成语出处:
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簪堕屦之恩,好生养志之德。”
164

簪堕履

成语拼音:
yí zān duò lǚ
成语解释:
同“簪坠屦”。
成语出处:
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簪堕履之恩,好生养志之德。”唐·罗隐《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165

簪绝缨

成语拼音:
yí zān jué yīng
成语解释: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韩诗外传》卷七:“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灭烛,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另见《韩诗外传》卷七,王后所绝缨之事。后合二事为“簪绝缨”。
166

珠弃璧

成语拼音:
yí zhū qì bì
成语解释: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
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珠弃璧,识者兴叹。”
167

簪脱舄

成语拼音:
yí zān tuō xì
成语解释:
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
清·钱学纶《语新》卷上:“假敬神为名,列食欢呼,簪脱舄,虽云男女分曹,究属面面相觑。”
168

簪坠屦

成语拼音:
yí zān zhuì jù
成语解释:
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簪坠屦”。
成语出处:
《北史 韦瓊传》:“昔人不弃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169

簪坠履

成语拼音:
yí zān zhuì lǚ
成语解释:
见“簪坠屦”。
成语出处:
《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170

邹鲁

成语拼音:
zōu lǔ yí fēng
成语解释:
邹、鲁: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成语出处:
《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风,英贤不绝。”
171

至人

成语拼音:
zhì rén yí wù
成语解释:
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
成语出处:
汉·贾谊《鹏鸟赋》:“至人物,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好恶积意。”
172

伊戚

成语拼音:
zì yí yī qī
成语解释:
伊:是,此;戚:忧患。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伊戚,可无庸诉也。”
* 遗的成语,带遗字的成语,包含遗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