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难字的成语 (328个)

161

进易退

成语拼音:
nan jin yi tui
成语解释: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其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162

解之谜

成语拼音:
nán jiě zhī mí
成语解释:
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成语出处:
163

鸣孤掌

成语拼音:
nán míng gū zhǎng
成语解释:
比喻力量单薄,以成事。
成语出处: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鸣孤掌。”
164

能可贵

成语拼音:
nán néng kě guì
成语解释:
能:很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这是很可贵的。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能而可贵者也。”
165

泥菩萨过江,自身

成语拼音:
ní pú sà guò jiāng,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保’,送回去也好。”
166

泥菩萨落水,自身

成语拼音: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保’,还保得别人?”
167

如登天

成语拼音:
nán rú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
形容办的事
成语出处:
168

上加

成语拼音:
nán shàng jiā nán
成语解释:
:不容易。形容极端的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上加。”
169

成语拼音:
nán shě nán fēn
成语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以取舍
成语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分的洒泪而别。”
170

成语拼音:
nán shě nán lí
成语解释: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章:“娘儿两个离地依偎着走出门口,沿着村旁小道朝西南走。”
171

伸之隐

成语拼音:
nán shēn zhī yǐn
成语解释:
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以说出口的隐衷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免有伸之隐。”
172

成语拼音:
nán xiōng nán dì
成语解释:
:患。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为兄,季方为弟。’”
173

言兰臭

成语拼音:
nán yán lán xiù
成语解释:
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4

以逆料

成语拼音:
nán yǐ nì liào
成语解释:
逆:预先;料:料想。很事先料到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可逆料。”
175

于启齿

成语拼音:
nán yǐ qǐ chǐ
成语解释:
启齿:开口。话很说出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2回:“欲告庆父,而于启齿,乃于门外号啕大哭。”
176

以启齿

成语拼音:
nán yǐ qǐ chǐ
成语解释:
启齿:开口。话很说出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以启齿。”
177

于上青天

成语拼音: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比上天还。形容极其困,不易实现。
成语出处:
唐 李白《蜀道》诗:“蜀道于上青天。”
178

于上天

成语拼音:
nán yú shàng tiān
成语解释:
比上天还。形容极其困,不易实现。
成语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于上天。”
179

以为继

成语拼音:
nán yǐ wéi jì
成语解释:
于继续下去。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为继也。’”
180

以为情

成语拼音:
nán yǐ wéi qíng
成语解释:
情面上过不去。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以为情。”
* 难的成语,带难字的成语,包含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