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开头的成语 (254个)

201

吹云散

成语拼音:
fēng chuí yún s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成语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202

驰云走

成语拼音:
fēng chí yún zǒu
成语解释:
形容奔驰疾速。
成语出处:
唐 牛僧孺《玄怪录 岑顺》:“三奏金革,四门出兵,连旗万计,驰云走,两皆列阵。”
203

尘之声

成语拼音:
fēng chén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成语出处: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尘之声,日有滋甚。”
204

尘之言

成语拼音:
fēng chén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成语出处:
《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205

发泉涌

成语拼音:
fēng fā quán yǒng
成语解释:
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发泉涌。”
206

高放火,月黑杀人

成语拼音: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成语解释:
高: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成语出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高放火天。’”
207

光月霁

成语拼音:
fēng guāng yuè jì
成语解释:
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成语出处:
明·苏濬《鸡鸣偶记》:“光月霁,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
208

光旖旎

成语拼音:
fēng guāng yǐ nǐ
成语解释: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成语出处:
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209

回电激

成语拼音:
fēng huí diàn jī
成语解释:
形容像那样回旋,像闪电那样迅速。
成语出处: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打球》:“玄宗东西驱突,回电激,所向无前。”
210

口浪尖

成语拼音:
fēng kǒu làng jiān
成语解释: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现在到了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211

狂雨横

成语拼音:
fēng kuáng yǔ héng
成语解释:
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212

雷火炮

成语拼音:
fēng léi huǒ pào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急躁。
成语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二回:“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货还没有起完,到了半夜里,忽然宪太太来了,雷火炮的一阵,马上就要开船,脸上很带点怒色。”
213

流浪子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làng zǐ
成语解释:
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个流浪子。”
214

流事过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shì guò
成语解释:
指细小的过错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215

流水性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shuǐ xìng
成语解释:
性情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216

雷之变

成语拼音:
fēng léi zhī biàn
成语解释:
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成语出处:
据《书 金縢》载: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的叛乱。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响,怀疑周公的忠诚,于是“天大雷电以,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
217

流罪犯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zuì fàn
成语解释:
指轻微的过失
成语出处: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218

流宰相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zǎi xiàng
成语解释:
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宰相
成语出处:
《南史·王俭传》:“俭常谓人曰:‘江左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219

马牛不相及

成语拼音: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
: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马牛不相及也。”
220

派人物

成语拼音:
fēng pài rén wù
成语解释:
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成语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又知不知道他是个见使舵的派人物?”
* 第一个字是风的成语,风字开头的成语,风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