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字结尾的成语 (36个)

21

敏而好

成语拼音:
mǐn ér hǎo xué
成语解释: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习。
成语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2

诠才末

成语拼音:
quán cái mò xué
成语解释: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23

通儒硕

成语拼音:
tōng rú shuò xué
成语解释:
犹言通儒达士。
成语出处: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都下,通儒硕,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24

知物由

成语拼音:
zhī wù yóu xué
成语解释:
指要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不断地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实知》:“知物由之乃知。”
25

长材茂

成语拼音:
cháng cái mào xué
成语解释:
指才能高问大的人。
成语出处:
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必有所见广圣意者。”
26

笃信好

成语拼音:
dǔ xìn hào xué
成语解释: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好问。
成语出处: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守死善道。’”
27

高才绝

成语拼音:
gāo cái jué xué
成语解释:
①犹言才高超。②指才高超的人。
成语出处: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28

家言邪

成语拼音:
jiā yán xié xué
成语解释:
家言:一家之言,指偏见;邪:不正当;邪:邪说。指偏见邪说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所以恶儒者也。”
29

困勉下

成语拼音:
kùn miǎn xià xué
成语解释:
指克服困难才能求得知识
成语出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之功也。”
30

勤工俭

成语拼音:
qín gōng jiǎn xué
成语解释:
利用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习期间参加劳动
成语出处:
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就是办留法勤工俭。”
31

市民文

成语拼音:
shì mín wén xué
成语解释: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成语出处:
32

晚生末

成语拼音:
wǎn shēng mò xué
成语解释:
指书生的自谦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8回:“晚生末,虽窃慕之,而愧非其人。”
33

形而上

成语拼音:
xíng ér shàng xué
成语解释: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成语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一种是形而上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34

一家之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xué
成语解释:
自成一家的派。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35

折节向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ng xué
成语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
36

虫鱼之

成语拼音:
chóng yù zhī xué
成语解释: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最后一个字是学的成语,学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