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结尾的成语 (65个)

41

积善成

成语拼音:
jī shàn chéng dé
成语解释:
善:善行,好事;:高尚的品。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
成语出处:
《荀子·劝学》:“积善成,而神明自得。”
42

俭以养

成语拼音:
jiǎn yǐ yǎng dé
成语解释: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操。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
43

母仪之

成语拼音:
mǔ yí zhī dé
成语解释: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泛指妇女的品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
44

女子无才便是

成语拼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成语解释:
旧道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成语出处: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真千古至言也。”
45

弃恶从

成语拼音:
qì è cóng dé
成语解释:
弃;抛开。抛弃丑恶信从道
成语出处:
唐·韩愈《刘统军碑》:“弃恶从,乃与蔡通涂其榛棘。”
46

潜光隐

成语拼音:
qián guāng yǐn dé
成语解释:
谓隐藏才。
成语出处: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道渊》:“众经数论,靡不通达,而潜光隐,世莫之知。”
47

耆年硕

成语拼音:
qí nián shuò dé
成语解释:
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望很重。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48

仁义道

成语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成语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规范。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之说,孰从而听之。”
49

玩人丧

成语拼音:
wán rén shàng dé
成语解释:
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
成语出处:
《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玩物丧志。”
50

无怨无

成语拼音:
wú yuàn wú dé
成语解释:
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不知所报。”
51

行好积

成语拼音:
xíng hǎo jī dé
成语解释:
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
52

以怨报

成语拼音:
yǐ yuàn bào dé
成语解释: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不仁。”
53

振民育

成语拼音:
zhèn mín yù dé
成语解释:
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
成语出处:
《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
54

再生之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
指救命的恩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
55

二三其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dé
成语解释: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
56

感恩戴

成语拼音:
gǎn ēn dài dé
成语解释:
感激别人的恩。戴:尊敬;推崇。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57

减师半

成语拼音:
jiǎn shī bàn dé
成语解释: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成语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也耶!”
58

耆儒硕

成语拼音:
qí rú shuò dé
成语解释:
耆:老;硕:大。盛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为之师保。”
59

畏威怀

成语拼音:
wèi wēi huái dé
成语解释: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惠。
成语出处: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莫能勿从。”
60

妖不胜

成语拼音:
yāo bù shèng dé
成语解释:
比喻邪不压正。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
* 最后一个字是德的成语,德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