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结尾的成语 (278个)

81

豺狐之

成语拼音:
chái hú zhī xīn
成语解释: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肠。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诛妾家破亡消。
82

触景伤

成语拼音:
chù jǐng shāng xīn
成语解释:
见“触景伤情”。
成语出处:
《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最惨凄。”
83

豺狼野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yě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
成语出处: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潜包祸谋。”
84

触目崩

成语拼音:
chù mù bēng xīn
成语解释:
看到某种情况而中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
85

触目骇

成语拼音:
chù mù hài xīn
成语解释:
触目:眼睛看到;骇: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陈葵献偶刻诗文序》:“触目骇,动成篇什,素所蓄积,于此焉发之。”
86

怵目惊

成语拼音:
chù mù jīng xīng
成语解释: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里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的苦衷了。”
87

吊胆惊

成语拼音:
diào dǎn jīng xīn
成语解释:
犹言吊胆提
成语出处:
《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
88

低首俯

成语拼音:
dī shǒu fǔ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屈服顺从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89

低头下

成语拼音:
dī tóu xià xīn
成语解释:
: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成语出处:
郑振铎《风波》:“他连忙低头下的劝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说着玩玩的!房里冷,快来睡!’”
90

佛性禅

成语拼音:
fó xìng chán xīn
成语解释: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性。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拴不定猿意马。”
91

挂肚牵

成语拼音:
guà dù qiān xīn
成语解释: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情。
成语出处:
元·王元鼎《雁传书》套曲:“从今,再不去梦里搜寻,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挂肚牵。”
92

公道自在人

成语拼音: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
公道:公正的道理;自: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60回:“骑在马上,自言自语道:‘公道自在人,也不枉我的一番力了。’”
93

股肱腹

成语拼音:
gǔ gōng fù xīn
成语解释: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倘国法、官体、狱情必应如此,则一下吏为之有余,何必老大人为股肱腹耶?”
94

耿耿在

成语拼音:
gěng gěng zài xīn
成语解释:
耿耿:形容有事。指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当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至今耿耿在。”
95

古貌古

成语拼音:
gǔ mào gǔ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外表和内具有古人的风度。
成语出处: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
96

刿目鉥

成语拼音:
guì mù shāng xīn
成语解释:
犹言呕沥血。
成语出处: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
97

狗马之

成语拼音:
gǒu mǎ zhī xīn
成语解释: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
98

狗行狼

成语拼音:
gǒu xíng láng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行为凶狠,肠毒辣。
成语出处: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全然不怕天折挫。”
99

高下任

成语拼音:
gāo xià rèn xīn
成语解释:
见“高下在”。
成语出处:
《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100

合胆同

成语拼音:
hé dǎn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犹言同同德。
成语出处:
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拜五人。”
* 最后一个字是心的成语,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