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字结尾的成语 (34个)
-
21
负薪之疾
- 成语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复志赋并序》:“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
-
22
寡人之疾
- 成语拼音:
- guǎ ré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成语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23
甘心首疾
- 成语拼音:
- gān xīn shǒu jí
- 成语解释:
-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 成语出处:
-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24
含垢藏疾
- 成语拼音:
- hán gǒu c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25
积忧成疾
- 成语拼音:
- jī yōu chéng jí
- 成语解释:
-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成语出处: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26
马迟枚疾
- 成语拼音:
- mǎ chí méi jí
- 成语解释:
- 见“马工枚速”。
- 成语出处:
- 清·陈祖范《寄沈归愚》诗:“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
-
27
纳污藏疾
- 成语拼音:
- nà wū cáng jí
- 成语解释:
-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28
疲癃残疾
- 成语拼音:
- pí lóng cán jí
- 成语解释:
- 疲癃:年老多病。老弱病残
- 成语出处:
- 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
29
霜露之疾
- 成语拼音:
- shuāng lù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指感冒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
30
癣疥之疾
- 成语拼音:
- xuǎn jiè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
- 成语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
31
忧愤成疾
- 成语拼音:
- yōu fèn chéng jí
- 成语解释:
- 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 成语出处:
- 《五代史平话 晋史》:“契丹因晋主招纳吐谷浑,遣使来让(责备),晋主忧愤成疾。”
-
32
掩瑕藏疾
- 成语拼音:
- yǎn xiá c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 成语出处:
-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
33
采薪之疾
- 成语拼音:
- cǎi xīn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成语出处:
- 见“采薪之忧”。
-
34
膏肓之疾
- 成语拼音:
- gāo huāng zhī jí
- 成语解释:
-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成语出处:
-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最后一个字是疾的成语,疾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