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 (126个)

41

之辱

成语拼音:
chéng xià zhī rǔ
成语解释:
谓兵临城屈膝求和的耻辱。
成语出处:
梁启超《知耻学会叙》:“越惟无耻,故安于城之辱。”
42

留人

成语拼音:
dāo xià liú rén
成语解释:
为了营救即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
成语出处:
元 李文蔚《燕青捕鱼》:“刀留人!哥哥息怒。”
43

马威

成语拼音:
dǎ xià mǎ wēi
成语解释:
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成语出处: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名曰打马威。”
44

耙儿弄扫帚

成语拼音: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成语解释:
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耙儿弄扫帚’。”
45

修文

成语拼音:
dì xià xiū wén
成语解释: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成语出处:
《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46

包袱

成语拼音:
fàng xià bāo fú
成语解释:
放:安放,搁置。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成语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包袱和开动机器。”
47

屠刀

成语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
成语解释: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屠刀,立地成佛。”
48

屠刀,立地成佛

成语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成语解释: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屠刀,立地成佛。”
49

罔上

成语拼音:
fù xià wǎng shàng
成语解释:
附和偏袒同僚或属,却欺骗君上。
成语出处:
《汉书·武帝纪》:“夫附罔上者死,附上罔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
50

其手

成语拼音:
gāo xià qí shǒu
成语解释:
犹言上其手。
成语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其手,乃置司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51

任心

成语拼音:
gāo xià rèn xīn
成语解释:
见“高在心”。
成语出处:
《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52

在口

成语拼音:
gāo xià zài kǒu
成语解释:
犹言信口雌黄。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53

在手

成语拼音:
gāo xià zài shǒu
成语解释:
同“高其手”。
成语出处: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亦以此见排于俗。”
54

在心

成语拼音:
gāo xià zài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在心。’”
55

晒裈

成语拼音:
huā xià shài kūn
成语解释: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晒裈。”
56

讪上

成语拼音:
jú xià shàn shàng
成语解释:
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有恶称人之恶者,恶居流而讪上者。’”
57

蒲伏

成语拼音:
kuà xià pú fú
成语解释: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之辱
成语出处:
宋 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蒲伏之辱。”
58

无讥

成语拼音:
kuài xià wú jī
成语解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郐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59

之辱

成语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
成语解释:
:两条腿之间。从胯爬过的耻辱。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60

风气

成语拼音:
lín xià fēng qì
成语解释:
: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风气。”
* 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