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 (174个)

121

不渝

成语拼音:
méi shì bù yú
成语解释:
终身不变。
成语出处:
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不渝的友谊的。”
122

难忘

成语拼音:
mò shì nán wàng
成语解释:
:死。一辈子也忘不了。
成语出处:
《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不忘也。”
123

穷年

成语拼音:
méi shì qióng nián
成语解释:
犹终生,一辈子。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之,则没穷年不能遍也。”
124

无称

成语拼音:
méi shì wú chēng
成语解释:
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无闻”。
成语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白驹过隙,没无称,可为寒心刻骨也。”
125

无闻

成语拼音:
méi shì wú wén
成语解释:
谓终身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无闻,古人唯耻。”
126

之才

成语拼音:
mìng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之英”、“命之雄”。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之才,抱将相之具。”
127

傲物

成语拼音:
qīng shì ào wù
成语解释:
藐视俗,为人傲慢。
成语出处:
明 屠隆《彩毫记 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傲物,纵酒猖狂。”
128

钓誉

成语拼音:
qī shì diào yù
成语解释:
欺:欺骗;人;誉:名声。欺骗人,窃取名誉
成语出处:
《元史·隐逸传》:“主亦苟取其名而强起之,不如所闻,则曰:‘是欺钓誉者也。’”
129

惑俗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sú
成语解释:
欺骗人,破坏习俗
成语出处: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
130

惑众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欺骗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成语出处:
131

乱俗

成语拼音:
qī shì luàn sú
成语解释:
乱:迷惑。欺骗人,破坏习俗
成语出处:
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乱俗。”
132

肆志

成语拼音:
qīng shì sì zhì
成语解释:
藐视俗,放荡心志。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吾与富贵而泏于人,宁贫贱而轻肆志焉。”
133

罔俗

成语拼音:
qī shì wǎng sú
成语解释:
罔:欺骗。欺骗人,蒙骗流俗
成语出处:
汉·张衡《请禁绝图箴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
134

沉浮

成语拼音:
suí shì chén fú
成语解释:
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沉浮”、“随俗浮沉”。
成语出处:
《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135

单传

成语拼音:
shí shì dān chuán
成语解释: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成语出处:
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136

代代

成语拼音:
shì shì dài dài
成语解释:
泛指延续的各代
成语出处: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受苦人,受了代代的苦,几千年都在黑暗的地狱里过日子受煎熬。”
137

生生

成语拼音:
shì shì sh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人的一生。指永生永代代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生生,再得相见。”
138

宿冤家

成语拼音:
sù shì yuān jiā
成语解释:
指有前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作昵称
成语出处:
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宿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139

冤家

成语拼音:
sù shì yuān jiā
成语解释:
亦作“夙冤业”。①前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成语出处:
宋·高晦叟《珍席放谈》下卷:“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冤家石介。’”
140

冤业

成语拼音:
sù shì yuān yè
成语解释:
见“夙冤家”。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 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