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其的成语 (72个)

21

所习

成语拼音:
ān qí suǒ xí
成语解释: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所习,毁所不见。”
22

锐气

成语拼音:
bì qí ruì qì
成语解释:
: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锐气,击惰归,此治气者也。”
23

锐气,击惰归

成语拼音: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
成语解释:
: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故善用兵者,避锐气,击惰归,此治气者也。”
24

私囊

成语拼音:
bǎo qí sī náng
成语解释:
饱:满足;囊:口袋。指非法侵吞钱财,装入自己腰包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他又并不将此款归入公家,一律饱私囊。”
25

不备

成语拼音:
chū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不备’的妙策。”
26

不备

成语拼音:
chéng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
乘:趁。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去侵害对方。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53回:“我们不如同众将暗去劫营,这是乘不备,必可生擒徐达矣。”
27

不意

成语拼音:
chéng qí bù yì
成语解释: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动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异乘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
28

不虞

成语拼音:
chū qí bù yú
成语解释:
犹言出不意。
成语出处:
《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29

不意,攻不备

成语拼音: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
语出《孙子 计》:“攻无备,出不意。”
30

不意,掩不备

成语拼音:
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
语出《孙子 计》:“攻无备,出不意。”
31

不意,攻无备

成语拼音: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wú bèi
成语解释: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
语出《孙子 计》:“攻无备,出不意。”
32

华衮,示人本相

成语拼音:
chǐ qí huá gǔn,shì rén běn xiàng
成语解释:
褫:剥夺;衮:礼服;示:展示。剥开华美的外衣,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妙。”
33

覆辙

成语拼音:
dǎo qì fù zhé
成语解释:
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成语出处:
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覆辙也。”
34

三昧

成语拼音:
dé qí sān mèi
成语解释: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成语出处: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35

所哉

成语拼音:
dé qí suǒ zāi
成语解释:
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所哉,得所载!”
36

所好

成语拼音:
ē qí suǒ hào
成语解释:
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所好。”
37

无备

成语拼音:
gōng qí wú bèi
成语解释:
: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成语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无备,出不意。”
38

无备,出不意

成语拼音:
gōng qí wú bèi,chū qí bù yì
成语解释:
:敌方;意:意料。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无备,出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39

自然

成语拼音:
rèn qí zì rán
成语解释: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成语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自然耳。”
40

一,不知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一,莫知它。”
* 第二个字是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