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 (138个)

41

载道

成语拼音:
bēi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
指哀伤呼叫之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42

粗气

成语拼音:
cū shēng cū qì
成语解释:
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成语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1回:“用枪指着他,粗粗气地说:‘狗汉奸,你糟害老百姓,杀咱八路军,咱们县上批准了,今天执行你。’”
43

静气

成语拼音:
chén shēng jìng qì
成语解释:
调低沉,态度平和
成语出处:
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44

远播

成语拼音:
chǒu shēng yuǎn bō
成语解释:
坏名传播得很远。
成语出处: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远播。”
45

走誉

成语拼音:
chí shēng zǒu yù
成语解释:
传扬。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46

疾呼

成语拼音:
dà shēng jí hū
成语解释:
疾:急。急切地大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而疾呼矣。”
47

浪气

成语拼音:
diāo shēng làng qì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8

哑气

成语拼音:
dī shēng yǎ qì
成语解释:
犹言低下气。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49

恶气

成语拼音:
è shēng è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50

吠影

成语拼音:
fù shēng fèi yǐng
成语解释:
比喻盲目附和。
成语出处: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51

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
唳:鸟鸣。听到风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
《晋书·谢玄传》:“闻风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52

目色

成语拼音:
fēng shēng mù sè
成语解释:
:歌舞;色:女色。指纵情
成语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二卷:“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别宅女妇,风目色。”
53

切响

成语拼音:
fú shēng qiè xiǎng
成语解释:
:平;切响:仄。指古汉语中的平仄
成语出处:
《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生,则后须切响。”
54

腾实

成语拼音:
fēi shēng téng shí
成语解释:
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和实际都好。
成语出处:
《周书 邵惠公颢等传论》:“其茂亲则有鲁卫、梁楚,其疏属则有凡蒋、荆燕,咸能飞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
55

怪气

成语拼音:
guài shēng guài qì
成语解释:
形容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成语出处:
鲁迅《二心集 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56

绕梁

成语拼音:
gē shēng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优美动听。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57

好气

成语拼音:
hǎo shēng hǎo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成语出处:
58

绘形

成语拼音:
huì shēng huì xíng
成语解释:
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
孙犁《澹定集·读作品记》:“有些爱情的描写,虽是竭力绘绘形,实在没有什么美的新意在其中。”
59

如雷

成语拼音:
huān shēng rú léi
成语解释:
欢呼的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成语出处:
宋·陆游《太液黄鹄歌》:“须臾传召宴公卿,欢如雷动天地。”
60

雅音

成语拼音:
zhèng shēng yǎ yīn
成语解释:
纯正优雅的音乐。
成语出处:
唐 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 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