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心的成语 (535个)

41

半意

成语拼音:
bàn xīn bàn yì
成语解释: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地,只是敷衍应付
成语出处: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42

易虑

成语拼音:
biàn xīn yì lǜ
成语解释: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成语出处:
《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易虑以化顺之。”
43

彻骨

成语拼音:
chè xīn chè gǔ
成语解释:
彻:通透,彻底。通透骨。形容疼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那兵士手脚被吊得彻彻骨的痛,大声哀叫。”
44

静气

成语拼音:
chén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
“沉”同“沉”。犹言平气和。
成语出处:
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45

敬意

成语拼音:
chéng xīn jìng yì
成语解释:
诚:真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46

快意

成语拼音:
chèn xīn kuài yì
成语解释:
满足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快意了。”
47

裂肝

成语拼音:
cì xīn liè gān
成语解释:
谓悲痛至极。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裂肝,痛何可言。”
48

镂舌

成语拼音:
cái xīn lòu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用尽思,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49

满意

成语拼音:
chèn xīn mǎn yì
成语解释:
如意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满意,就死何恨。”
50

满愿

成语拼音:
chèn xīn mǎn yuàn
成语解释:
如意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俺两个得成双,称满愿。”
51

碧血

成语拼音:
dān xīn bì xuè
成语解释:
:红、忠。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成语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三年犹须化碧血。”
52

怵目

成语拼音:
dòng xīn chù mù
成语解释: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成语出处:
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53

骇耳

成语拼音:
dòng xīn hài ěr
成语解释:
形容使人震惊。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骇耳。”
54

骇目

成语拼音:
dòng xīn hài mù
成语解释:
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成语出处:
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骇目。”
55

骇目

成语拼音:
dòng xīn hài mù
成语解释:
形容使人惊异。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骇目,得未曾有。”
56

疾首

成语拼音:
dào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
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疾首。”
57

刻肾

成语拼音:
diāo xīn kè shèn
成语解释:
同“雕肝琢肾”。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58

落肠

成语拼音:
diū xīn luò chá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59

落意

成语拼音:
diū xīn luò yì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沙汀《淘金经》:“表婶婶显出一副丢落意的神情。”
60

忍性

成语拼音:
dòng xīn rěn xìng
成语解释:
:使内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第二个字是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