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 (177个)

121

无措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wú cuò
成语解释:
同“束无策”。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122

无计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wú jì
成语解释:
同“束无策”。
成语出处:
明·申时行《杂记》:“设奸人窜入其中,为害叵测,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得入,吾辈大臣,束无计,此皆公等剥肤之患也。”
123

无术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wú shù
成语解释:
同“束无策”。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乔道清束无术,不能解救。”
124

援溺

成语拼音:
shòu shǒu yuán nì
成语解释:
:伸;溺:淹没。伸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
125

自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zì bì
成语解释:
谓捆住双,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自毙何益。”
126

坐视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zuò shì
成语解释:
拱着,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
《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坐视,无所施力。”
127

争指

成语拼音:
shí shǒu zhēng zhǐ
成语解释:
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所指,其严乎!”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所指,其严乎!”
128

弹丸

成语拼音:
tuō shǒu dàn wán
成语解释: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129

而得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ér dé
成语解释:
:往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而得。”
130

可得

成语拼音:
tà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
探:向前伸出。一伸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
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131

可待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kě dài
成语解释:
:往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可待。”
132

可取

成语拼音:
tuò shǒu kě qǔ
成语解释:
很容易就能得到。
成语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可取。”
133

成交

成语拼音:
wò shǒu chéng jiāo
成语解释:
一种作买卖的方式,双方一握就表示一笔买卖作定
成语出处:
134

垢面

成语拼音:
wū shǒ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
形容脸都很肮脏。
成语出处:
135

极欢

成语拼音:
wò shǒu jí huān
成语解释:
谈笑。形容亲热友好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极欢。”
136

言欢

成语拼音:
wò shǒu yán huān
成语解释:
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极欢。”
137

傍观

成语拼音:
xiù shǒu bàng guān
成语解释:
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们袖傍观,英雄拔刀相济。”
138

不干

成语拼音:
xǐ shǒu bù gàn
成语解释:
洗干净休息了。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
139

不作

成语拼音:
xǐ shǒu bù zuò
成语解释:
洗干净休息了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不作了。”
140

充耳

成语拼音:
xiù shǒu chōng ěr
成语解释:
:藏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 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