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水的成语 (148个)

61

之敬

成语拼音:
bēi shuǐ zhī jìng
成语解释:
犹言杯之谢。
成语出处:
《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62

之谢

成语拼音:
bēi shuǐ zhī xiè
成语解释:
比喻微薄的酬谢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63

吴山

成语拼音:
chǔ shuǐ wú shān
成语解释:
楚地的,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吴山万里余。
64

丈波

成语拼音:
chǐ shuǐ zhàng bō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日夜增高波。”
65

不羼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chàn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纯正。
成语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 无常》:“对付别人要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
66

不漏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一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不漏。”
67

模山

成语拼音:
fàn shuǐ mó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成语出处:
清 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模山,自诧淡远。”
68

不犯井

成语拼音:
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互不干犯。
成语出处:
鲁迅《从与说起》:“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不犯井之论。”
69

不可斗量

成语拼音: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斗:量器。指海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70

不洗船

成语拼音:
hé shuǐ bù xǐ chuán
成语解释: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不洗船。”
71

横流

成语拼音:
hóng shuǐ héng liú
成语解释:
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横流,氾滥于天下。
72

镂冰

成语拼音:
huà shuǐ lòu bīng
成语解释:
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镂冰,与时消释。”
73

捞鱼

成语拼音:
hùn shuǐ lāo yú
成语解释:
见“混摸鱼”。
成语出处:
《中国歌谣资料·口吃中国饭》:“何应钦,骨头轻,混捞鱼鬼门经,口吃中国饭,心向大‘皇军’。”
74

猛兽

成语拼音: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成语解释:
:能造成灾害的大;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比喻极大的灾害。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75

摸鱼

成语拼音:
hún shuǐ mō yú
成语解释: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成语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摸鱼。”
76

难量

成语拼音:
hǎi shuǐ nán liáng
成语解释:
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成语出处:
《淮南子 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77

群飞

成语拼音:
hǎi shuǐ qún fēi
成语解释:
比喻国家不安宁。
成语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群飞,终不可语也。”
78

桑田

成语拼音:
hǎi shuǐ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成语出处:
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79

不犯河

成语拼音: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成语解释:
指互不干扰;界限分明;不相联系。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我和他‘井不犯河’,怎么就冲了他?”
80

不交

成语拼音:
jiāng shuǐ bù jiāo
成语解释:
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成语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 第二个字是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