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然的成语 (244个)

141

允诺

成语拼音:
kǎi rán yǔn nuò
成语解释:
: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领诺。”
142

应允

成语拼音:
kǎi rán yīng yǔn
成语解释:
: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领诺。”
143

于胸

成语拼音:
liǎo rán yú xiōng
成语解释:
: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成语出处:
《晋书 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于胸。”
144

正气

成语拼音:
lǐn rán zhèng qì
成语解释: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眉宇间凛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145

不解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bù jiě
成语解释:
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不解。”
146

不语

成语拼音:
mò rán bù yǔ
成语解释:
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夷吾嘿不语。”
147

从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cóng fēng
成语解释:
同“靡向风”。
成语出处:
明·李贽《答马历山书》:“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亦未必靡从风,一至此也。”
148

费解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fèi jiě
成语解释:
: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费解。”
149

若迷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ruò mí
成语解释:
: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若迷,莫指一语。”
150

顺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shùn fēng
成语解释:
望风顺从。
成语出处:
唐·张说《广州督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顺风。”
151

无声

成语拼音:
mò rán wú shēng
成语解释: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152

无语

成语拼音:
mò rán wú yǔ
成语解释: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无语。”
153

兀坐

成语拼音:
míng rán wù zuò
成语解释:
: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兀坐,万籁有声。”
154

无知

成语拼音:
měng rán wú zhī
成语解释:
懵:无知的样子。一无所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它懵无知。”
155

向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xiàng fēng
成语解释:
亦作“靡乡风”。亦作“靡乡风”。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成语出处:
《晋书·儒林传序》:“故缙绅之士靡向风,余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156

乡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xiāng fēng
成语解释:
见“靡向风”。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乡风矣。”
157

一概

成语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语解释:
持平一致。
成语出处:
158

一身

成语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一个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159

自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子贡茫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寝,以至骨立。”
160

置之

成语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语解释:
: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亦安可漠视之,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 第二个字是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