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 (36个)
-
21
不理不睬
- 成语拼音:
- bù lǐ bù cǎi
- 成语解释:
-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
22
待理不理
- 成语拼音:
- dài lǐ bù lǐ
- 成语解释:
-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
23
调理阴阳
- 成语拼音:
- diào lǐ yīn yáng
- 成语解释:
- 犹言调和阴阳。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
-
24
据理力争
- 成语拼音:
- jù lǐ lì zhēng
- 成语解释:
-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 成语出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
25
揆理度情
- 成语拼音:
- kuí lǐ duó qíng
- 成语解释:
-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 成语出处:
- 明 刘若愚《酌中志 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
26
揆理度势
- 成语拼音:
- kuí lǐ dù shì
- 成语解释:
-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 成语出处:
- 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
27
连理分枝
- 成语拼音:
- lián lǐ fēn zhī
- 成语解释:
- 喻夫妻分离。
- 成语出处:
- 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
28
连理枝
- 成语拼音:
- lián lǐ zhī
- 成语解释:
-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29
逆理违天
- 成语拼音:
- nì lǐ wéi tiān
- 成语解释:
-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 成语出处: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
30
切理会心
- 成语拼音:
- qiē lǐ huì xīn
- 成语解释:
- 犹切理厌心。
- 成语出处:
- 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
-
31
穷理尽性
- 成语拼音:
- qióng lǐ jìn xìng
- 成语解释:
-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 成语出处:
- 《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
32
情理难容
- 成语拼音:
- qíng lǐ nán róng
- 成语解释:
-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
33
切理厌心
- 成语拼音:
- qiē lǐ yàn xīn
- 成语解释:
-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
34
切理餍心
- 成语拼音:
- qiē lǐ yàn xīn
- 成语解释:
- 见“切2理厌心”。
- 成语出处:
- 太平天国·洪仁玕《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
35
入理切情
- 成语拼音:
- rù lǐ qiē qíng
- 成语解释:
- 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 成语出处:
- 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
36
日理万机
- 成语拼音:
- rì lǐ wàn jī
- 成语解释: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成语出处: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第二个字是理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