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腹的成语 (48个)

21

菜肠

成语拼音:
cǎo fù cài cháng
成语解释:
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22

龟肠

成语拼音:
chán fù guī cháng
成语解释: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成语出处:
《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23

之言

成语拼音:
dùn fù zhī yán
成语解释:
犹言肺腑之言。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酒发顿之言。”
24

而游

成语拼音:
gǔ fù ér yóu
成语解释:
:鼓起肚子,即饱食。饱食挺,悠闲游玩。形容太平时代人们过着安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其之,含哺而熙,鼓而游。”
25

含哺

成语拼音:
gǔ fù hán bǔ
成语解释:
:鼓起肚子,即饱食;哺: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成语出处: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而游,民能以此矣。”
26

含和

成语拼音:
gǔ fù hán hé
成语解释: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成语出处: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27

湔肠

成语拼音:
guā fù jiān cháng
成语解释:
刮:用锋刃平削;湔:洗。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6回:“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刮湔肠,才能博得美人欢心。”
28

击壤

成语拼音:
gǔ fù jī rǎng
成语解释:
同“击壤鼓”。
成语出处:
《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击壤,乐在期间。”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击壤者不知帝力。”
29

讴歌

成语拼音:
gǔ fù ōu gē
成语解释:
拍着肚皮唱歌。指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鼓讴歌笑不彻。”
30

短识

成语拼音:
hán fù duǎn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今人寒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
31

高谈

成语拼音:
jiǎn fù gāo tán
成语解释:
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俭高谭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32

高心

成语拼音:
kōng fù gāo xīn
成语解释:
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
鲁迅《坟 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33

便便

成语拼音:
kōng fù pián pián
成语解释:
便便:肥胖的样子。比喻并无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
宋 廖行之《青玉案》词:“峥嵘岁月还秋暮,空便便无好句。”
34

之累

成语拼音:
kǒu fù zhī lěi
成语解释:
: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35

狐疑

成语拼音:
mǎn fù hú yí
成语解释:
一肚子的疑惑。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狐疑。”
36

牢骚

成语拼音:
mǎn fù láo sāo
成语解释: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37

诗书

成语拼音:
mǎn fù shī shū
成语解释:
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
成语出处:
宋·陆游《梦与刘韶美夜饮乐甚》:“岸巾谈笑今谁记,满诗书只自愚。”
38

文章

成语拼音:
mǎn fù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成语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39

之疾

成语拼音:
xīn fù zhī jí
成语解释: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之疾也。”
40

为亲

成语拼音:
zhǐ fù wéi qīn
成语解释:
孩子尚未出生,在母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
成语出处:
《魏书·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为亲。”
* 第二个字是腹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