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过的成语 (70个)

41

灾生

成语拼音:
fú guò zāi shēng
成语解释: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成语出处:
《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42

不吝

成语拼音:
gǎi guò bù lìn
成语解释:
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成语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改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不吝。’言能纳谏也。”
43

从善

成语拼音:
gǎi guò cóng shàn
成语解释: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迁善”。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
44

迁善

成语拼音:
gǎi guò qiān shàn
成语解释: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成语出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则改。”
45

是非

成语拼音:
gōng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
功绩与错,正确和谬误
成语出处:
邓小平《对起草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是非。”
46

于求

成语拼音:
gōng guò yú qiú
成语解释:
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成语出处: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于求,则价格下落。”
47

知仁

成语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语解释:
察看一个人所犯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也,各于其党,观,斯知仁矣。”
48

作新

成语拼音:
gǎi guò zuò xīn
成语解释: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错。同“改自新”。
成语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作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49

自新

成语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成语解释: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自新,其道无由也。”
50

不悛

成语拼音:
hù guò bù quān
成语解释:
坚持错误不改。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不悛。”
51

饰非

成语拼音:
hù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掩护错误、文饰失。
成语出处: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饰非,革职留任。”
52

自忏

成语拼音:
huǐ guò zì chàn
成语解释:
悔:追悔;忏:忏悔。追悔错,谴责自己
成语出处: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襄阳天仙寺》:“僧教宽悔自忏,后岁余,方如旧。”
53

自新

成语拼音:
huǐ guò zì xīn
成语解释:
悔:悔恨;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54

自责

成语拼音:
huǐ guò zì zé
成语解释:
悔:追恨。指追悔错;谴责自己。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55

不给

成语拼音:
jiù guò bù gěi
成语解释:
犹救不赡。
成语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下卷:“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群臣百姓救不给,何变之敢图?”
56

不遑

成语拼音:
jiù guò bù huáng
成语解释:
救:挽救;遑:闲暇。补救失都来不及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不遑。”
57

补阙

成语拼音:
jiù guò bǔ quē
成语解释:
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错,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
《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58

不赡

成语拼音:
jiù guò bù shàn
成语解释:
补救失都来不及。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积怒久矣,太后救不赡,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59

不暇

成语拼音:
jiù guò bù xiá
成语解释:
见“救不赡”。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不暇,惘然自疑。”
60

其辞

成语拼音:
lǐ guò qí cí
成语解释:
:超。说理甚而文采不足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其辞,淡乎寡味。”
* 第二个字是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