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
861
留中不下
- 成语拼音:
- liú zhōng bù xià
- 成语解释: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
862
来之不易
- 成语拼音:
- lái zhī bù yì
- 成语解释:
-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 成语出处:
-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863
麻痹不仁
- 成语拼音:
- má bì bù rén
- 成语解释:
-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成语出处:
-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
864
妙处不传
- 成语拼音:
- miào chù bù chuán
- 成语解释:
- 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
- 成语出处:
- 宋·黄庭坚《戏题小雀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
-
865
茅茨不翦
- 成语拼音:
- máo cí bù jiǎn
- 成语解释:
-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866
马尘不及
- 成语拼音:
- mǎ chén bù jí
- 成语解释:
-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 成语出处:
-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
867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成语拼音:
-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 成语解释:
-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868
没齿不忘
- 成语拼音:
- mò chǐ bù wàng
- 成语解释:
- 没齿终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 成语出处:
- 汉 张衡《同声歌》:“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
869
末大不掉
- 成语拼音:
- mò dà bù diào
- 成语解释: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成语出处:
-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
870
目大不睹
- 成语拼音:
- mù dà bù dǔ
- 成语解释:
- 睹:看。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形容徒具形式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
871
漫诞不稽
- 成语拼音:
- màn dàn bù jī
- 成语解释:
- 漫:随意;不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荒诞不实,没有根据
- 成语出处:
- 宋·洪迈《容斋随笔·史记世次》:“其为漫诞不稽,无足疑者。”
-
872
冒大不韪
- 成语拼音:
- mào dà bù wěi
- 成语解释:
-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
873
迷而不返
- 成语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成语解释: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成语出处:
-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
874
迷而不反
- 成语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成语解释: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
875
秘而不露
- 成语拼音:
- mì ér bù lù
- 成语解释:
-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
876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 成语拼音:
-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 成语解释:
-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
877
秘而不宣
- 成语拼音:
- mì ér bù xuān
- 成语解释:
- 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
878
没而不朽
- 成语拼音:
- méi ér bù xiǔ
- 成语解释:
-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
879
秘而不泄
- 成语拼音:
- mì ér bù xiè
- 成语解释:
- 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9卷:“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字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
-
880
密而不宣
- 成语拼音:
- mì ér bù xuān
- 成语解释:
- 宣:公开。保守秘密,不肯公开宣布
- 成语出处: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