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121

成语拼音:
bù pò bù lì
成语解释:
破:破除;立:建立。先破除旧的;就能建立起新的。
成语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立,流,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122

踌躇

成语拼音:
chóu ch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
踌躇:迟疑决的样子。犹豫定;敢前进。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哀裴回以踌躇。”
123

宠辱

成语拼音:
chǒng rǔ bù jīng
成语解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惊宠辱”。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124

攻其

成语拼音:
gōng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成语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意。此兵家之胜,可先传也。”
125

公正

成语拼音:
gō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
公平正直而曲意迎合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阿如此,可谓贤矣。”
126

荒诞

成语拼音:
huāng dàn bù jīng
成语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真实;经: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成语出处:
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经,人多笑之。”
127

矜持

成语拼音:
jīn chí bù gǒu
成语解释: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苟:草率。端庄严谨,毫马虎
成语出处: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28

九死

成语拼音:
jiǔ sǐ bù huǐ
成语解释: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后悔。形容意志坚定,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29

可望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望:远看;即:接近。望得见却能接近。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
成语出处:
元 萨都刺《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凤台锦袍人,可望可即。”
130

磨刀误砍柴工

成语拼音: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
成语解释:
磨刀花费时间,但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成语出处:
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九章:“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误砍柴工?”
131

贫贱能移

成语拼音: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成语解释:
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能淫,贫贱能移,威武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2

青黄

成语拼音:
qīng huáng bù jiē
成语解释: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成语出处: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133

却之

成语拼音:
què zhī bù gōng
成语解释: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恭敬。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恭’,何哉?”
134

数见

成语拼音:
shuò jiàn bù xiān
成语解释: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新奇。
成语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过再三过,数见鲜,无久慁公为也。”
135

水土

成语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成语解释: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能适应。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服,权且罢兵。”
136

无所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zài
成语解释:
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成语出处:
巴金《家》四:“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在。”
137

心口

成语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成语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是这们心口一的。”
138

一毛

成语拼音:
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为也。”
139

于心

成语拼音:
yú xīn bù rěn
成语解释:
指对某人或处理某事物心存怜悯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140

知无

成语拼音:
zhī wú bù yán
成语解释:
凡是知道的没有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
《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言。”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