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千的成语 (154个)

61

百卉

成语拼音:
bǎi huì qiān pā
成语解释: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葩逞艳妖。”
62

百计

成语拼音:
bǎi jì qiān fāng
成语解释: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一枝花》:“百计方久,似斗草儿童,赢箇他家偏有。”
63

百计

成语拼音:
bǎi jì qiān móu
成语解释: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方百计”。
成语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恩那死囚,干费了百计谋。”
64

百计

成语拼音:
bǎi jì qiān xīn
成语解释:
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
明 陆采《明珠记 授计》:“你爹怜母惜,你爹怜母惜,当时许下偕老鸳衾;到如今,用尽了百计心,只落得泪珠儿罗衫湿浸。”
65

百孔

成语拼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语解释:
百;:形容数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种事物被破坏的程度非常严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疮百孔”。
成语出处:
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66

百孔

成语拼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语解释: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疮”。
成语出处:
宋 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创。”
67

百了

成语拼音:
bǎi liǎo qiān dāng
成语解释:
比喻妥贴,有着落。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普鉴佛慈禅师》:“不如屏净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
68

尺寸

成语拼音:
chǐ cùn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登高所见,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69

赤地

成语拼音:
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里。”
70

寸心

成语拼音:
cùn xīn qiān gǔ
成语解释:
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古识力。
成语出处:
唐·杜甫《偶题》:“文章古事,得失寸心知。”
71

东方

成语拼音:
dōng fāng qiān jì
成语解释: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成语出处: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余骑,夫婿居上头。”
72

惮赫

成语拼音:
dàn h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惮赫:威震。威震里。形容声威极盛。
成语出处:
《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里。”
73

独有

成语拼音:
dú yǒu qiān gǔ
成语解释: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秋”。
成语出处: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古矣。”
74

独有

成语拼音:
dú yòu qiān qiū
成语解释:
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古。
成语出处:
清·张履《学箴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秋,斯志必抗。”
75

儿行里母担忧

成语拼音: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成语解释: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成语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里母担忧。”
76

风流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qiān gǔ
成语解释:
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
成语出处:
宋 李流谦《青玉案》词:“风流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77

发引

成语拼音:
fà yǐn qiān jūn
成语解释:
一根头发系着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钧。”
78

毫厘

成语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里,故君子慎始也’”
79

皓月

成语拼音:
hào yu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范围极为广阔的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80

智者虑,或有一失

成语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
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宇文融传》:“臣闻智者虑,或有一失;愚夫计,亦有一得。”
* 第三个字是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