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千的成语 (154个)

141

愚者虑,亦有一得

成语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
成语解释: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成语出处:
《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虑,必有一失;愚者虑,亦有一得。’”
142

远在里,近在目前

成语拼音: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成语解释:
认为远的话就远在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厅上所贴的对联,有刘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谓,毕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远在里,近在目前。’”
143

一字

成语拼音:
yī zì qiān qiū
成语解释:
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夫诗以一字秋者也,史以秋一字者也。”
144

咫尺

成语拼音:
zhǐ ch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成语出处:
唐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里,况听家家远砧。”
145

折冲

成语拼音:
zhé chō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冲:古代战车;折冲:摧毁敌方的战车,指抵御敌人。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
146

转斗

成语拼音:
zhuǎn dòu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谓长途转辗作战。
成语出处: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斗,战也。”
147

卓绝

成语拼音:
zhuó jué qiān gǔ
成语解释: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成语出处: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者。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
148

轴轳

成语拼音:
zhóu lú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船多,首尾相连
成语出处:
《晋书·陆机传》:“轴轳里,前驱不过百舰。”
149

舳舻

成语拼音:
zhú lú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舳:船尾;舻:船头;舳舻: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首尾相接,里不绝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舳舻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150

逐日

成语拼音:
zhú r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追逐太阳,奔跑里。形容马跑得极快
成语出处:
南朝·陈·江总《度支尚书陆君谏》:“昂昂逸骥,逐日里。”
151

坐知

成语拼音:
zuò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坐在屋里而知晓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远见卓识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乧《奏弹曹景宗文》:“光武命将,坐知里。”
152

转战

成语拼音:
zhuǎn zhàn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里,矢尽道穷。”
153

智者虑,必有一失

成语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
智者:聪明人;虑:思考,谋划;失:差错。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曰:'臣闻智者虑,必有一失;愚者虑,必有一得。'”
154

智者虑,或有一失

成语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
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宇文融传》:“臣闻智者虑,或有一失;愚夫计,亦有一得。”
* 第三个字是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