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大的成语 (291个)

121

宏才

成语拼音:
hóng cái dà lüè
成语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成语出处:
宋 苏洵《上皇帝书》:“若其宏才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122

宏材

成语拼音:
hóng cái dà lüè
成语解释:
见“宏才略”。
成语出处:
《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略,不出来做工点事情,实在可惜。”
123

豁达

成语拼音:
huò dá dà dù
成语解释:
豁达:开朗;度:气量。形容人心的开阔;有度量;能容人。
成语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度而已也。”
124

涣发

成语拼音:
huàn fā dà hào
成语解释:
犹言涣汗号。
成语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号,与人更新。”
125

恢宏

成语拼音:
huī hóng dà dù
成语解释:
恢:宽广;。心胸开阔;气量宏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126

涣汗

成语拼音:
huàn hàn dà hào
成语解释:
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成语出处:
《易·涣》:“九五,涣汗其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127

恢廓

成语拼音:
huī kuò dà dù
成语解释:
恢廓:宽,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成语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128

货赂

成语拼音:
huò lù dà xíng
成语解释:
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
宋·刘攽、刘恕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行,故俗尚倾夺。”
129

欢眉

成语拼音:
huān méi dà yǎn
成语解释:
欢:欢喜,快乐。眉开眼笑的样子
成语出处:
谷峪《新事新办》:“凤兰欢眉眼的坐在贵德的旁边。”
130

豁然

成语拼音:
huō rán dà wù
成语解释:
形容彻底晓悟。
成语出处: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131

弘誓

成语拼音:
hóng shì dà yuàn
成语解释:
弘:;誓:诺言。很的决心和愿望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已发了弘誓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132

嚎啕

成语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成语解释:
声哭叫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哭起来。”
133

号啕

成语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成语解释:
号啕:哭声。放声哭。
成语出处: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134

烘堂

成语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笑。
成语出处: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135

经国

成语拼音:
jīng guó dà yè
成语解释:
经国:治理国家;业:伟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业,不朽之盛事。”
136

巨奸

成语拼音:
jù jiān dà huá
成语解释:
奸:奸诈;猾:狡猾。指阅历深而非常阴险狡猾的人
成语出处:
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务于穷竟,连坐相牵,数年不绝,遂使巨奸猾,伺隙乘间。”
137

见诮

成语拼音:
jiàn qiào dà fāng
成语解释:
见“见笑方”。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
138

疾声

成语拼音:
jí shēng dà hū
成语解释:
疾:急速。急促而声的呼喊,以引起注意
成语出处:
《宋史·辛弃疾传》:“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139

经始

成语拼音:
jīng shǐ dà yè
成语解释:
经始:开始营造,指开创事业。指开基立国的事业
成语出处:
《晋书·乐志》:“经始业,创造帝基。”
140

尊姓

成语拼音:
zūn xìng dà míng
成语解释:
“姓名”的尊称。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回:“但不知令舅尊姓名,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
* 第三个字是大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