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 (110个)

101

引喻

成语拼音:
yǐn yù shī yì
成语解释: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成语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02

眼张

成语拼音:
yǎn zhāng shī luò
成语解释:
眼睛大张,神态落。形容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落的,四面看了一遭。”
103

一子着,满盘皆输

成语拼音: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成语解释: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
成语出处:
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104

逐宕

成语拼音:
zhú dàng shī fǎn
成语解释:
见“逐流忘返”。
成语出处:
张尔田《〈词莂〉序》:“虽絜瓶庸受,逐宕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征也。”
105

张徨

成语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
见“张皇措”。
成语出处: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徨措。”
106

张惶

成语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
见“张皇措”。
成语出处:
巴金《秋》十一:“枚张惶措地往四处看。”
107

张皇

成语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
张皇:慌张。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三官逢盗》:“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错。”
108

慞惶

成语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ì
成语解释:
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守真受教而往,方至其家,坐于客馆,而歧哥已觉,慞惶次。”
109

争鸡

成语拼音:
zhēng jī shī yáng
成语解释:
比喻贪小大。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羊,亡其金囊。”
110

战栗

成语拼音:
zhàn lì shī zhù
成语解释: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匕箸。”
* 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