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如的成语 (401个)

161

江山

成语拼音:
jiāng shān rú gù
成语解释:
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泰和记·苏子瞻泛游赤壁》:“叹兴亡,江山故,何处觅曹郎。”
162

嫉贪

成语拼音:
jí tān rú chóu
成语解释:
对贪污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第九卷:“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嫉贪仇。”
163

焦心

成语拼音:
jiāo xīn rú fén
成语解释:
焦:干燥到极点。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成语出处:
164

敬之

成语拼音:
jìng zhī rú bīn
成语解释:
敬:尊敬;宾:宾客。像对待宾客那样尊敬对方
成语出处:
唐·温奢《续定命录》:“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宾。”
165

疾之

成语拼音:
jí zhī rú chóu
成语解释: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成语出处:
《晋书·秦秀传》:“秀性忌谗佞,疾之仇。”
166

谏争

成语拼音:
jiàn zhēng rú liú
成语解释: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从父令是何由,从君令是何由,冒斧当戈,谏争流。”
167

谨终

成语拼音:
jǐn zhōng rú shǐ
成语解释: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成语出处:
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始,视险若夷。”
168

溃敌决河

成语拼音:
kuì dí rú jué hé
成语解释:
溃:散,乱。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
成语出处:
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决河。”
169

枯瘦

成语拼音:
kū shòu rú chái
成语解释:
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成语出处:
庐隐《西窗风雨》:“我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枯瘦柴的乡下孩子。”
170

磕头

成语拼音:
kē tóu rú dǎo
成语解释: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171

磕头捣蒜

成语拼音:
kē tóu rú dǎo suàn
成语解释:
磕头同蒜锤捣蒜那么快。形容求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吴典恩慌的磕头捣蒜。”
172

可心

成语拼音:
kě xīn rú yì
成语解释:
符合心意。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意的人才跟他。”
173

两鬓

成语拼音: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成语解释:
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霜雪。
成语出处:
宋 刘辰翁《西江月 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霜。”
174

料敌

成语拼音:
liào dí rū shén
成语解释:
料:预料。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成语出处:
《旧唐书 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子,料敌神。”
175

历历

成语拼音:
lì lì rú huà
成语解释:
历历:分明可数。形容叙述、描写清楚明白,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
成语出处:
《唐宋诗醇》第24卷:“写景历历画,引人入胜。”
176

历历

成语拼音:
lì lì rú huì
成语解释:
历历:分明可数。形容叙述、描写清楚明白,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
成语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乔道人》:“言皆妄诞,然谈兵家事历历绘。”
177

珞珞

成语拼音:
luò luò rú shí
成语解释:
珞珞:石头坚硬的样子。形容坚顽石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玉,珞珞石。”
178

累累

成语拼音:
lěi lěi rú zhū
成语解释: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累累乎端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贯珠。”
179

临难

成语拼音:
lín nàn rú guī
成语解释:
归:返回。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
成语出处:
《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180

令行

成语拼音:
lìng xíng rú liú
成语解释:
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成语出处:
《孙膑兵法·奇正》:“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流。”
* 第三个字是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