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思的成语 (50个)

41

闭阁

成语拼音:
bì gé sī guò
成语解释:
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闭门过”。
成语出处: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过,一县莫知所为。”
42

感今

成语拼音:
gǎn jīn sī xī
成语解释:
见“感今怀昔”。
成语出处:
宋·刘珙《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词:“叹离多聚少,感今昔。”
43

见鞍

成语拼音:
jiàn ān sī mǎ
成语解释: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44

见德

成语拼音:
jiàn dé sī qí
成语解释:
见“见贤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5

静极

成语拼音:
jìng jí sī dòng
成语解释: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动,阴尽生阳。”
46

居利

成语拼音:
jū lì sī yì
成语解释:
指临财不苟得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居利义,在约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47

见利

成语拼音:
jiàn lì sī yì
成语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48

狡焉

成语拼音:
jiǎo yān sī qǐ
成语解释: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肆”、“狡焉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49

狡焉

成语拼音:
jiǎo yān sī sì
成语解释:
见“狡焉启”。
成语出处:
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肆。”
50

静中

成语拼音:
jìng zhōng sī dòng
成语解释:
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 第三个字是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