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意的成语 (82个)

41

不好

成语拼音:
bù hǎo yì sī
成语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成语出处:
?
42

出乎

成语拼音:
chū hū yì biǎo
成语解释:
出于料之外。
成语出处:
鲁迅《彷徨·伤逝》:“我想只要离开这里,子君便如还在我的身边;至少,也如还在城中,有一天,将要出乎表地访我,像住在会馆时侯似的。”
43

出乎

成语拼音:
chū hū yì wài
成语解释:
用于想、预料之外。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44

辞简

成语拼音:
cí jiǎn yì gāi
成语解释:
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思完备
成语出处:
《清史稿·刑法制》:“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赅,易致舛讹。”
45

辞简

成语拼音:
cí jiǎn yì zú
成语解释: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足,一坐骇然。”
46

出人

成语拼音:
chū rén yì biǎo
成语解释:
表:外。出乎人们料之外。
成语出处: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表,同辈咸嗟服焉。”
47

出人

成语拼音:
chū rén yì liào
成语解释:
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料”、“出人外”、“出人表”。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料之外。”
48

出人

成语拼音:
chū rén yì wài
成语解释:
超出人们的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外的。”
49

出于

成语拼音:
chū yú yì biǎo
成语解释:
谓出乎人的料之外。
成语出处:
唐·张读《宣室志》卷四:“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一丈夫,衣冠甚伟,仪状秀逸。乔延入与坐,谈议朗畅,出于表。乔重之,以为人无及者。”
50

出于

成语拼音:
chū yú yì wai
成语解释:
见“出于表”。
成语出处: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51

辞严

成语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成语解释:
同“辞严义正”。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52

出自

成语拼音:
chū zì yì wai
成语解释:
出于料之外。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余怜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外。”
53

恩断

成语拼音:
ēn duàn yì jué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54

格高

成语拼音:
gé gāo yì yuǎn
成语解释: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深远。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远,大得六经旨趣。”
55

可以会,不可言传

成语拼音: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
成语解释:
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成语出处:
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会,而不可以言传。”
56

面和不和

成语拼音:
miàn hé yì bù hé
成语解释:
:心。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为此两下面和不和。”
57

目量

成语拼音:
mù liàng yì yíng
成语解释:
以目测量,用心经营。形容精心勘测设计。
成语出处:
《明史·宦官传·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营,悉中规划,工部奉行而已。”
58

破玩

成语拼音:
pò wán yì ér
成语解释:
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他妈的,什么破玩儿!是人喝的吗?”
59

情孚

成语拼音:
qíng fú yì hé
成语解释:
同“情投合”。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合,却不恁地理会。”
60

器满

成语拼音:
qì mǎn yì dé
成语解释:
骄傲自大、得忘形貌。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得,视人犹芥。”
* 第三个字是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