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 (743个)

721

恣睢

成语拼音:
zì suī wú jì
成语解释:
形容任意作恶;毫顾忌。恣睢:放纵;凶暴;忌:顾忌;畏惧。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比。”
722

走身

成语拼音:
zǒu shēn wú lù
成语解释:
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
723

嘴上毛,办事不牢

成语拼音:
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成语解释: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俗语说道,‘嘴上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
724

真实

成语拼音:
zhēn shí wú wàng
成语解释:
妄:荒诞、荒谬。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725

坐树

成语拼音:
zuò shù wú yán
成语解释:
见“坐树不言”。
成语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726

走投

成语拼音:
zǒu tóu wú jì
成语解释:
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成语出处:
元·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似这雪呵教冻苏秦走投计,王子猷也曾访戴空回。”
727

走头

成语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语解释: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728

走投

成语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语解释:
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729

诸行

成语拼音:
zhū xíng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730

转徙

成语拼音:
zhuǎn xǐ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徙:迁徙。转移迁徙没有规律。指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
明·揭喧《兵经百篇·粮字》:“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常则运粮兼。”
731

恣行

成语拼音:
zì xíng wú jì
成语解释:
恣:放纵,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顾忌
成语出处: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732

直言

成语拼音:
zhí yán wú huì
成语解释:
直率地说话,所隐讳。
成语出处: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私,直言而讳。”
733

主一

成语拼音:
zhǔ yī wú shì
成语解释:
专一,杂念。
成语出处:
《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适之谓。”
734

直言

成语拼音:
zhí yán wú yǐn
成语解释:
直言讳。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年兄宜直言隐,某亦有肺腑相通。”
735

孜孜

成语拼音:
zī zī wú dài
成语解释:
同“孜孜不怠”。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怠,乃撰《四部要略》。”
736

正直

成语拼音:
zhèng zhí wú ē
成语解释: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737

孜孜

成语拼音:
zī zī wú juàn
成语解释:
同“孜孜不倦”。
成语出处:
《南史·范泰传》:“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倦。”
738

粥粥

成语拼音:
zhōu zhōu wú néng
成语解释:
粥粥:柔弱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成语出处:
《礼记 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能也。”
739

知足

成语拼音:
zhī zú wú qiú
成语解释: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
成语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车服咸仪,知足求。”
740

正直

成语拼音:
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