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若的成语 (89个)

61

爱才

成语拼音:
ài cái ruò kě
成语解释: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成语出处:
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渴者,昌黎之诗也。”
62

安之

成语拼音:
ān zhī ruò mìng
成语解释: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命,德之至也。”
63

被宠

成语拼音:
bèi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成语出处: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惊。”
64

欢喜

成语拼音:
huā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郭沫《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65

欢欣

成语拼音:
huān xīn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狂。”
66

进人将加诸膝,退人将坠诸渊

成语拼音: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
成语解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将加诸膝,退人将坠诸渊。”
67

交淡

成语拼音:
jiāo dàn ruò shuǐ
成语解释:
指道义上的往来。
成语出处:
《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水,小人之交甘醴。”
68

进道退

成语拼音:
jìn dào ruò tuì
成语解释:
谓前进之道反后退。
成语出处:
《老子》:“明道昧,进道退。”
69

嫉恶

成语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
见“嫉恶如仇”。
成语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70

疾恶

成语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
疾:憎恨;恶: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成语出处: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惊,疾恶仇。”
71

疾恶

成语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成语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见善惊,疾恶雠。”
72

举国

成语拼音:
jǔ guó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
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狂,赐未知其乐也。’”
73

诫莫

成语拼音:
jiè mò ruò yù
成语解释:
诫:警戒;豫:通“预”,预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成语出处:
《国语·晋语一》:“诫莫豫,豫而后给。”
74

举棋

成语拼音:
jǔ qí ruò dìng
成语解释: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成语出处: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定自无悲。”
75

见善

成语拼音:
jiàn shàn ruò jīng
成语解释:
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惊,嫉恶如仇。”
76

惊喜

成语拼音:
jīng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
: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狂。”
77

疾之

成语拼音:
jí zhī ruò chóu
成语解释: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仇,而帝每保护之。”
78

料敌

成语拼音:
liào dí ruò shén
成语解释: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成语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79

履险

成语拼音:
lǚ xiǎn ruò yí
成语解释:
见“履险如夷”。
成语出处:
《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80

料远

成语拼音:
liào yuǎn ruò jìn
成语解释:
料:揣度。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
* 第三个字是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