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莫的成语 (58个)

21

百辞

成语拼音:
bǎi cí mò biàn
成语解释: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成语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22

半筹

成语拼音:
bàn chóu mò chǎn
成语解释: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成语出处:
孙中山《自序》:“惟自民国成立之日,则予之主张建设,反致半筹展,一败涂地。”
23

百喙

成语拼音:
bǎi huì mò biàn
成语解释: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辩”。
成语出处:
宋 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辩;变生意料之余,三肱并折。”
24

变幻

成语拼音:
biàn huàn mò cè
成语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测。”
25

百口

成语拼音:
bǎi kǒu mò biàn
成语解释:
: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成语出处:
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大虹村》:“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辩矣。”
26

百思

成语拼音:
bǎi sī mò jiě
成语解释: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
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解。”
27

百身

成语拼音:
bǎi shēn mò shú
成语解释: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赎,一梦不还。”
28

沉冤

成语拼音:
chén yuān mò bái
成语解释: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成语出处:
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能往诉。”
29

沉冤

成语拼音:
chén yuān mò xuě
成语解释: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成语出处:
唐 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雪。
30

道大

成语拼音:
dào dà mò róng
成语解释: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成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能容夫子。”
31

德音

成语拼音:
dé yīn mò wéi
成语解释:
德音:善言;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德音为,及尔同死。”
32

非请

成语拼音:
fēi qǐng mò rù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3

非我

成语拼音:
fēi wǒ mò shǔ
成语解释:
:没有;属:隶属。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以为非我属也。”
34

干将

成语拼音:
gān jiàng mò yé
成语解释:
干将、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35

诡秘

成语拼音:
guǐ mì mò cè
成语解释:
诡秘:隐秘难测;测:无法揣测。(行动、态度)。隐秘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集 卷十一 和实之续邸报之一》诗:“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36

高深

成语拼音:
gāo shēn mò cè
成语解释:
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无法推测。形容摸不准;度量不得。:不。测:估测。
成语出处:
宋 高似孙《纬略 沃焦山》引《物类相感志》:“沃焦山,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测。”
37

鬼神

成语拼音:
guǐ shén mò cè
成语解释:
鬼神也揣测不到。形容非常神奇奥妙,谁也摸不清底细。
成语出处:
无 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真个军师妙算,鬼神测。”
38

救寒如重裘

成语拼音:
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
成语解释:
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成语出处:
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如重裘,止谤如修身,疗暑如亲冰。’信矣哉!”
39

噬脐

成语拼音:
shì qí mò jí
成语解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成语出处:
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40

知子若父

成语拼音:
zhī zǐ mò ruò fù
成语解释: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若父,知臣若君。”
* 第三个字是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