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起的成语 (37个)

21

背山

成语拼音:
bèi shān qǐ lóu
成语解释: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成语出处:
唐 李商隐《杂纂》上卷:“杀风景:花下晒裈,背山楼。”
22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qǐ dǎo
成语解释: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成语出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23

赤手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
赤手:空手;家:创立家业。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手家,而好施出其性。”
24

承上

成语拼音:
chéng shàng qǐ xià
成语解释:
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成语出处:
《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孔颖达疏:“故,承上下之辞。”
25

对不

成语拼音:
duì bù qǐ
成语解释:
表示抱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
26

大有

成语拼音:
dà yǒu qǐ sè
成语解释: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成语出处: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色。”
27

扶不的阿斗

成语拼音:
fú bù qǐ de ā dǒu
成语解释: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来的人
成语出处:
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28

发凡

成语拼音:
fā fán qǐ lì
成语解释: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成语出处: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29

回生

成语拼音:
huí shēng qǐ sǐ
成语解释:
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30

化性

成语拼音:
huà xìng qǐ wěi
成语解释: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后天的人为。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伪,伪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31

后院

成语拼音:
hòu yuàn qǐ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成语出处:
张平《抉择》:“那可是咱的后院,要是后院火,别人可就要看咱的笑话了。”
32

见财

成语拼音:
jiàn cái qǐ yì
成语解释:
见了财物;顿生歹意。
成语出处:
元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意,杀死丈夫,劫了钱。”
33

鸡鸣

成语拼音:
jī míng qǐ wǔ
成语解释: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成语出处: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34

了不

成语拼音:
liǎo bù qǐ
成语解释:
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
35

令人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qǐ jìng
成语解释:
使人产生敬意。
成语出处:
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敬。”
36

绵延

成语拼音:
mián yán qǐ fú
成语解释: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伏延续不断
成语出处:
朱自清《序》:“加上绵延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反。”
37

平地

成语拼音:
píng dì qǐ léi
成语解释:
犹言平地一声雷。
成语出处:
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这一回,真是个平地雷咧!”
* 第三个字是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