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词有“两岸蘋香暗起”句,名《白蘋香》。程珌词名《步虚词》。王行词名《江月令》。
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

西江月词牌名古诗词(747首)

341 西江月(十之四)》 宋·夏元鼎

举世沈迷大道,傍门小法求丹。
咽津纳气等成仙。
真个无知痴汉。
何异雄鸡抱卵,梦同哑子交言。
阴阳非类隔天渊。
总是盲修瞎炼。

342 西江月(十之五)》 宋·夏元鼎

不死谷神妙道,杳冥中有还丹。
坤牛乾马运无边。
却是修行真汉。
脱去名缰利锁,金童玉女传言。
工夫片饷彻玄关。
水火从教法炼。

宋词三百首豪放山水抒怀爱国

343 西江月(十之六)》 宋·夏元鼎

大隐居尘奉道,衰颜能返朱丹。
要须有主种三田。
方免驱驰淮汉。
天下江山第一,昆仑景胜何言。
希夷妙处集真仙。
默默重帘修炼。

宋词三百首婉约悼亡典故思念

344 西江月(十之七)》 宋·夏元鼎

万里担簦访道,要知一点灵丹。
日乌月兔在朝元。
岂在迢迢云汉。
罔象求珠易得,离明契后难言。
五金八石是虚传。
争似阳修阴炼。

345 西江月(十之九)》 宋·夏元鼎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
经书子史尽蹄筌。
鹿走徒嗟秦汉。
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
谁知太始道常存。
乌兔仙家修炼。

346 西江月(十之十)》 宋·夏元鼎

行处青牛引道,飞来鹤顶呈丹。
谈玄玉局在西川。
此日方当龙汉。
千载寂寥吾道,可怜平叔多言。
画蛇添足悟真篇。
付与谁人修炼。

347 西江月(答王和父送□错认水酒)》 宋·夏元鼎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
一壶馥郁喷天香。
麹蘖人间怎酿。
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
浮沈清浊自斟量。
日醉蓬莱方丈。

348 西江月(送腊茶答王和父)》 宋·夏元鼎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
先天一气社前升。
啖出昆仑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
蜜脾神用脱金形。
送与仙翁体认。

349 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 宋·李曾伯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
竹窗时听野禽鸣。
更有松风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
呼童开酒荐杯羹。
欲睡携书就枕。

350 西江月(再和)》 宋·李曾伯

排遣新寒有酒,追寻旧隐无人。
四山朔吹又冬鸣。
吹送午钟余韵。
过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驶云行。
归欤闭户饱藜羹。
世事华胥一枕。

咏物梅花品格抒情

351 西江月(以两鹤寿老人)》 宋·方岳

茅屋何堪翠袖,芝田自有霓裳。
一双雪舞碧云乡。
富贵人家以上。
竹外山童敲臼,梅边溪友传觞。
青霞道服石炉香。
便是寿星模样。

古诗三百首秋天写雨农民喜悦忧国忧民

352 西江月(和郑省仓韵,因以为寿)》 宋·方岳

燕子催将初度,梨花指定清明。
春风可是太多情。
乐事良辰一并。
绛老从头甲子,楚骚几度庚寅。
晴光不隔凤凰城。
花底举头天近。

353 西江月(以两鹤寿老人)》 宋·方岳

茅屋何堪翠袖,芝田自有霓裳。
一双雪舞碧云乡。
富贵人家以上。
竹外山童敲臼,梅边溪友传觞。
青霞道服石炉香。
便是寿星模样。

354 西江月(和郑省仓韵,因以为寿)》 宋·方岳

燕子催将初度,梨花指定清明。
春风可是太多情。
乐事良辰一并。
绛老从头甲子,楚骚几度庚寅。
晴光不隔凤凰城。
花底举头天近。

355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宋·吴文英

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
箫声三十六宫愁。
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
千山浓绿未成秋。
谁见月中人瘦。

356 西江月(海棠)》 宋·李莱老

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清雾冥冥。
银簪悬烛锦官城。
困倚墙头半影。
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
更深犹唤玉靴笙。
不管西池露冷。

357 西江月(寿季父吉甫六十)》 宋·陈著

宝瑟屏金深处,斑衣箫玉香中。
人生二美古难逢。
杏苑今朝喜共。
一霎豆花新雨,半帘梧叶清风。
年年此景绿尊同。
笑指南山称颂。

咏史怀古

358 西江月(寿吴景年)》 宋·陈著

箫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
好从龟鹤同长年。
看取蟠桃结遍。
事业都随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隐耕窗下腹便便。
相去神仙不远。

359 西江月(答族侄圭惠扇)》 宋·陈著

当此朱炎火日,恨无玉骨冰肌。
问来思欲动凉颸。
宝箑荷君相遗。
如铁又添颜甲,报琼难续声诗。
愿言长在奉扬时。
似恁团圞到底。

360 西江月(书怀)》 宋·陈著

老去坐来睡重,病多吟得诗慳。
有时忽自拍阑干。
一点心随天远。
柳絮飞从何处,莺声啼破空山。
春风依旧满人间。
不奈双颦闲管。